據英國《衛(wèi)報》12月22日報道,美國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發(fā)現,近年來由于人類侵占野蜂棲息地,導致野蜂數量銳減,農作物產量下降。
野生蜜蜂是許多農作物的傳粉者。然而近年來,由于人類種植玉米等生物燃料,侵占了野蜂的自然棲息地,導致2008年至2013年美國大陸的野蜂數量減少了近23%。殺蟲劑和疾病也是導致野蜂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據報道,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對139個縣的調查發(fā)現,野蜂數量銳減,而依賴野蜂傳播花粉的農作物卻越來越多。這些縣主要分布在加州中央峽谷、太平洋西北地區(qū)、中西部上段、大平原地區(qū)、德克薩斯西部和密西西比河谷南部等主要農業(yè)區(qū),主要種植南瓜、藍莓、西瓜、桃子和蘋果等高度依賴傳粉者的作物。
美國佛蒙特州岡德生態(tài)經濟學院長泰勒特·里基茨說,這139個縣占美國依賴傳粉者農作物種植面積的39%,未來大部分地區(qū)的作物將面臨授粉不足。他還補充道,“野生蜜蜂為農作物授粉,維持了自然生態(tài)系統的平衡,每年對美國經濟的貢獻超過30億美元。野蜂數量減少可能會增加農業(yè)生產成本,隨著時間的推移,將破壞農作物生產。”
岡德研究所研究員伊蘇·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fā)文章稱,野蜂數量減少可能會促使農民更依賴養(yǎng)蜂來為作物授粉,但是養(yǎng)蜂的數量也在下降。密歇根州立大學昆蟲學家、農作物授粉項目負責人魯弗斯·艾薩克斯說,我們的研究就是為了號召大家采取更多措施保護傳粉者,重視野蜂棲息地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