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名為“黑夜站立”的社會運動自今年3月31日晚在法國巴黎共和國廣場誕生以來,至今已持續近一個月。運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抗議在法國民間引起巨大爭議的勞動法修正草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運動的主題開始逐漸延伸至諸如社會治理、環境保護、選舉制度、難民問題、女權問題等等其他社會問題,形式由集體抗議演變為了一場大型的辯論集會,參與者也由最初的以學生及年輕人為主,擴大到了擁有不同職業、年齡以及膚色的社會各階層人群。目前整個運動已經從巴黎擴展到了全法國的70多座城市,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黑夜站立”運動的導火索,源于法國政府推出的新勞動法修正草案中一些偏向及維護企業雇主的條款。最初,由工會、學生以及退休人員組成的抗議者們認為,在這些條款中,諸如增加工作時長、賦予雇主更多用工自主權等措施,對企業保護過度,從而損害了勞動者的利益。3月31日,全法約39萬人參與了反對勞動法大游行,事后數千名示威者并沒有散去,而是響應組織者的號召,留在了巴黎共和國廣場繼續活動。根據法國有關部門統計,在此后近一個月時間里,運動平均每日能夠吸引1100至3500名參與者。運動已經發展成為法國各個階層表達對現有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不滿,表達自身訴求的“大舞臺”。
據運動組織方介紹,“黑夜站立”運動最初是為了反對勞動法修改草案,目前已經變為一場大討論,議題涉及為何法國社會陷入僵局而各種問題沒有解決出路,為何選舉出的民意代表無法幫助民眾解決問題等諸多社會癥結。在經濟危機、難民潮、高失業率以及恐怖主義威脅等問題的接連沖擊下,法國社會各階層對于現行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不滿和懷疑,“直接民主制”“公民辯論”“公民大會”“改變體制”這些詞頻繁出現在運動參與者的口中。
其實,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盡管“看上去很美”,但其與法國社會常年“流行”的罷工、抗議、示威等活動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在法國,當社會發展停滯不前時,民眾便會紛紛要求政府做出改變,而一旦政府推行改革觸及自身利益時,哪怕知道改革有利于社會的長遠發展,當前僅僅是改革產生的“陣痛”,民眾也會毫不猶豫地對政府“群起而攻之”。為了民意、支持率和選票,政府只能妥協,甚至徹底調轉改革方向,給予抗議者更多的利益來安撫他們。不得不說,這頗有些諷刺的意味。
“黑夜站立”或許能夠通過討論、辯論讓法國民眾更加認清社會、政治和經濟領域存在的問題和癥結,但想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僅僅“空談”恐怕是不夠的。只有全社會齊心協力,既照顧到眼前利益,更著眼于國家和社會的長遠發展,務實真干,法國才能夠重新振作起來。(本報駐巴黎記者 黃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