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科學家被殺后,高級將領又遭襲身亡?伊外交部:該消息似乎是假新聞
【環球時報記者 李睿 張繼丹】震驚世界的伊朗核物理學家法赫里扎德遇襲事件剛發生不久,有外媒消息稱又有一名伊朗高級將領遇襲身亡。路透社1日援引伊拉克地方官員的話稱,一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遭無人機空襲身亡。對此,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提卜扎德1日表示,尚未收到相關內容的報告,該消息似乎是假新聞。
路透社報道稱,上周末,一輛載有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和另外3名護送人員的武裝車輛在從伊拉克一側穿越敘伊邊境后遭到空襲,車上4人全部身亡。報道援引伊拉克地方官員的話稱,他們無法確認這名遇襲指揮官的身份。沙特阿拉比亞電視臺援引伊拉克安全部門消息人士的話稱,遭襲將領是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穆斯林·沙赫丹,空襲由一架無人機發動,具體時間是在11月30日清晨或29日晚些時候。
除了否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遇襲傳聞,對于這次法赫里扎德遇刺事件,哈提卜扎德說,已經收到很多國家對襲擊予以強烈譴責的致電。但伊朗更希望鄰國以及一些鼓吹人權的國家應該更嚴厲地譴責。他還說,伊朗已去信聯合國要求對此事調查。此前,伊朗譴責以色列是暗殺法赫里扎德的真正兇手,是美國的“雇傭兵”。
“伊朗提醒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該組織對法赫里扎德被殺負有直接的、首要的責任。”伊朗新聞電視臺11月30日以此為題報道稱,伊朗常駐IAEA代表卡齊姆·加里巴巴迪當天嚴厲指責該組織對法赫里扎德遭暗殺一事保持沉默。加里巴巴迪稱,IAEA應履行責任,就法赫里扎德遇害事件表達譴責。
與此同時,伊朗國內對于伊核協議的立場產生分歧。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1日報道,伊朗伊斯蘭議會當天一讀通過一項決議草案,但遭到內閣反對。根據草案,伊朗應打破伊核協議的一系列限制,提煉豐度達到20%的濃縮鈾。目前,為表達對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的不滿,伊朗已經打破伊核協議規定的濃縮鈾豐度3.67%上限,其生產的濃縮鈾豐度保持在4.5%左右,但遠低于生產核武器所需的90%。草案還要求,如果伊核協議各方未能在1個月內解除對伊朗油氣和金融領域的制裁,伊朗政府應終止聯合國對伊朗核設施的監管。
報道稱,該決議草案是伊朗對法赫里扎德被殺的回應,消除了伊朗擺脫伊核協議控制的第一個障礙。目前,該決議草案還需要在議會進行二讀并由神職機構通過才能成為法律。據報道,由強硬派主導的伊朗議會近來一直要求該國在核問題上保持強硬立場,但并沒有取得成功。伊朗政府發言人阿里·拉比埃1日表示,伊朗內閣反對該決議草案,因為它不會為解除制裁提供任何幫助。他還說,根據憲法,核協議和核計劃處于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管轄之下,議會不能獨自處理這一問題。
“如果英法德三國再不行動,等到拜登上臺后,留給他的唯一選項極有可能是繼續升級與伊朗的緊張關系。”據英國《衛報》1日報道,英國負責中東和北非事務的前外交副大臣艾利斯泰爾·伯特、瑞典前首相卡爾·比爾特、北約前秘書長哈維爾·索拉納等多名歐洲前高官通過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發表聯合聲明,敦促歐洲國家發揮調解人的作用,從現在起到拜登1月20日宣誓就職前給伊朗一個明確的“扭轉核活動”路線圖,并呼吁拜登一上任就宣布美國重回伊核協議。
聲明稱,拜登當選雖是一個緩和信號,但這無法阻止那些鐵了心要讓美國和伊朗無法重回談判桌的人搞破壞,隨著法赫里扎德被暗殺,這樣的擔心越來越重。拜登上臺之前,歐洲應通過現有的一切外交渠道提醒伊朗不要與美國硬杠,任何沖突都會使局勢更加復雜。《衛報》認為,歐洲應與美國等不喜歡伊核協議的國家保持聯系,告訴他們該協議所能帶來的利益。
12月16日,伊核協議簽署國將在維也納舉行聯合會議,討論如何繼續保持該協議的有效性。《衛報》稱,距離拜登上臺僅剩幾周時間,對伊朗來說,等待美國重返伊核協議比對美國采取報復措施收獲更大。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報復的可能性,但預計伊朗的動作會很有限,包括支持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武裝組織打擊以色列軍事目標。報道稱,特朗普政府近期決定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這表示美國對中東爭端沒有太大胃口,即便特朗普曾咨詢過轟炸伊朗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