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10月14日,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駐安哥拉大使館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聯合舉辦第六屆中國可持續發展年會(2024),圍繞“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展開研討。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中央干部政策書記布拉甘薩、中國駐安哥拉大使張斌致辭,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作《高質量發展助力中非合作》主旨演講。
張東剛表示,中國和安哥拉傳統友誼深厚,是彼此信賴的好兄弟、好伙伴。可持續發展是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的重要著力點和關鍵任務。中國和非洲人民對美好生活有著共同的向往,可持續發展契合雙方訴求。
張東剛指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發展理念,高度重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取得了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等舉世公認的成就。中國式現代化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來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既創造了豐裕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提供了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全球深化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提供了中國智慧,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實踐提供了中國經驗。
張東剛表示,發展是破解各種難題、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推動可持續發展,必須以拓展全方位合作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以深化互利共贏推動中非合作求質向新、以文明互鑒厚植中非友好基礎。希望大家致力于交流經驗、增進合作、共謀發展,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道路上守望相助、攜手前行,推動新時代中非聚焦發展、團結發展、共同發展,為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以中非現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共同開創人類美好未來。
布拉甘薩表示,安哥拉與中國的合作關系源遠流長,中安通過建立戰略溝通、政策協同和發展規劃,不斷深化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他表示,中國可持續發展年會在安哥拉舉行,帶來了中國發展經驗和減貧知識,幫助安方深入了解中國脫貧攻堅史,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減貧事業中發揮的決定性作用。中國一直是安哥拉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背景下,希望能深化在經濟社會、黨的建設等各領域的交流互鑒,共同促進兩國關系發展和各領域務實合作。
張斌在致辭中表示,中安兩國建交以來,始終堅持真誠友好、平等互利,在共建“一帶一路”和中非合作論壇的引領下攜手共進。今年3月,兩國將雙邊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合作進一步深化。未來,中方愿與安方一道,促進兩黨兩國關系發展。
本屆年會共設三個論壇,分別圍繞“黨領導下的中國減貧與經濟發展經驗”“中非中安發展實踐與合作”“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等議題展開。與會專家、學者和基層工作者深入討論和交流,從學術、治理、實踐等多維度講述中國減貧與現代化建設故事,介紹中國經濟建設與治國理政經驗。
在當天舉行的“黨領導下的中國減貧與經濟發展經驗”主題論壇上,河南省新縣縣委書記夏明夫圍繞“落實精準扶貧戰略的實踐”作主題報告。夏明夫以一線工作者的視角介紹了在脫貧攻堅期間,以指揮部作戰體制和精準扶貧工作機制,領導全縣干部和人民,以發展產業為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走好中國式現代化縣域發展之路的偉大實踐。
2019年,中國人民大學發起舉辦“中國可持續發展年會”,聚焦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全面系統的分析框架提出創新性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得到學界、政界的高度認可,已成為在國內外可持續發展研究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學術平臺。2023年,中國可持續發展年會首次走進安哥拉,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中安智慧和中安方案。
第六屆可持續發展年會是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率團訪問非洲的重要一站。10月7日至17日,張東剛率團訪問坦桑尼亞、津巴布韋和安哥拉。在坦桑尼亞,中國人民大學和尼雷爾領導力學院簽署校際合作協議,共同舉辦“攜手推進‘全球南方’現代化”主題研討會,以人文交流合作助力中非現代化發展新篇章。在津巴布韋,中國人民大學和津巴布韋大學聯合成立中非文明交流互鑒合作研究中心,并聯合舉辦首屆中非文明論壇,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為傳承弘揚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注入強勁動能,為中非合作發展鍛造堅固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