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一份全球1600多個城市的空氣質量調查報告。在PM2.5濃度從高至低(濃度越高,空氣質量越差)的排名中,西安以每立方米58微克列第71位,而印度新德里則以每立方米153微克的數值排在第一位。不過,這份報告中,關于中國各城市的數據均為2010年的,而新德里的數據則來自2013年。
中國9所城市進入前100名
據了解,世衛組織該報告覆蓋91個國家的1600個城市,并首次將眾多中小城市空氣污染數據納入其中。其中共收集了112座中國城市戶外空氣的PM10和PM2.5年平均數據,世衛組織專家說,中國的數據取自2010年,是中國提供給他們的最近年份的數據。
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懸浮顆粒物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是蘭州,年均PM10為每立方米155微克,年均PM2.5為每立方米71微克。
在1600個城市PM2.5濃度從高至低的排名中,中國9個城市進入前100名,分別為,蘭州36名、烏魯木齊61名、西安71名、西寧73名、北京77名、濟南82名、合肥90名、南京93名、鄭州99名。
這份報告顯示,空氣質量最好的10個城市,都來自美國和加拿大。而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都來自發展中國家,除了印度外,還有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等。
全球多數城市空氣質量差
世衛官網稱,該組織對1600個城市的空氣質量調查發現,大多數城市的空氣質量都沒有達到該組織的健康標準。約半數城市人口生活區域的空氣污染程度至少超過世衛組織規定水平的2.5倍。僅有12%的城市居民生活在符合世衛組織標準的空氣中。根據世衛組織建議,一個地區空氣中的PM2.5年平均值需低于每立方米10微克。世衛組織表示,數據庫中許多城市的空氣質量正在惡化,原因包括依賴化石能源、汽車數量增加、城市建筑中能源使用效率低下以及過多使用生物能源取暖和烹飪等。
世衛組織表示,發布最新數據庫的意義不在于各城市間比較排名,而在于讓政府和公眾意識到城市空氣污染的嚴重程度,進而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空氣質量。
世衛組織公共衛生和環境司協調員卡洛斯·多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為減少空氣污染,中國城市應采取合理規劃城市規模、減少燃煤取暖、完善公共交通、呼吁市民綠色出行等措施。
今年西安PM2.5濃度比去年下降
世衛組織的報告顯示,西安2010年年均PM2.5濃度為每立方米58微克,而海口為每立方米18微克,西安的濃度是海口的3倍多。
在上榜的112個中國城市中,我省除西安外還有寶雞、延安、咸陽、銅川和渭南5市,其中年均PM2.5濃度值最高的為西安,其次為延安,咸陽為這6市中最低的。
不過,好在西安PM2.5濃度呈下降趨勢,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PM2.5濃度下降明顯,1月比去年1月PM2.5濃度下降了29.13%;2月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5.76%;3月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2.8%,4月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