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國家科技計劃管理,長期為人所詬病。最近,由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制定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已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這個改革方案的核心內容,用科技部資源與配置管理司司長張曉原的話說,就是“政府退后”。用財政部教科文司司長趙路的話說,“改革進入到深水區”。
改革:聚焦科技計劃“碎片化”
國家科技計劃,被人們看作是政府引領全社會科技創新的風向標??萍脊リP計劃、星火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火炬計劃、973計劃、行業科研專項等,都是耳熟能詳的“國”字頭科技計劃,這些計劃設立于不同的時期,取得了一大批舉世矚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全面提升了我國科技創新整體實力。
然而,時至今日,國家科技計劃越設越多,已達近百個,由幾十個部門分別管理,這些計劃相互交叉、各管一塊,各管一段,項目安排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造成科技資源配置分散、計劃目標發散、創新鏈條脫節,概括起來就是科技計劃“碎片化”。
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強化頂層設計。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是本次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亮點。頂層的決策平臺,即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制度由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牽頭,財政、發展改革等相關部門參加,形成統籌協調與決策機制。一般事項經聯席會議議定后即可實施;重大事項需經國家科技體制改革與創新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審議,按程序報國務院,特別重大事項報黨中央,確保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的實施符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改革方案》首次提出在國家層面設立戰略咨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充分體現了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原則。委員會的組成具有代表性,不僅有科技界的專家,也有產業界和經濟界的專家,反映各方面對科技創新的需求。
轉變:政府不再直接管理項目
政府職能轉變,從項目的日常管理和資金的具體分配中解放出來后,將依托專業機構具體管理項目。對專業機構的遴選:主要是對現有具備條件的科研管理類事業單位進行改造,形成若干符合要求的規范化的項目管理專業機構,并鼓勵具備條件的社會化科技服務機構參與競爭,推進專業機構的市場化和社會化。
政府部門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強對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的實施績效等組織評估評價和監督檢查。包括完善科研信用體系建設和“黑名單”制度,建立對主管部門和專業機構工作人員的責任倒查機制,加強對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的審計監督,對發現的違規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并將查處結果向社會公開。
《改革方案》明確要求,要通過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對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的需求征集、指南發布、項目申報、立項和預算安排、監督檢查、結題驗收等全過程進行信息管理,并按相關規定主動向社會公開信息,接受公眾監督,讓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分散在各相關部門、尚未納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的項目信息要盡快納入,已結題的項目要及時納入統一的國家科技報告系統。不納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和國家科技報告系統并向社會公開的,中央財政將不予以資助。
要依托專業機構具體管理項目,也要規范專業機構的行為。一是明確了專業機構的確定程序,二是對專業機構的資質作出了規定,三是對規范專業機構的運行提出了要求。
布局:建立新的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體系
《改革方案》提出優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布局,整合形成五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
一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
二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產品和產業化目標,解決“卡脖子”問題。
三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
當前,從“科學”到“技術”到“市場”演進周期大為縮短、各研發階段邊界模糊,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加快捷。為適應這一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特征,新設立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著力改變現有科技計劃按不同研發階段設置和部署的做法,按照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到應用示范進行全鏈條設計,一體化組織實施。在該計劃下,將根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和科技發展優先領域,設立一批重點專項,瞄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主要領域的重大、核心、關鍵科技問題,組織產學研優勢力量協同攻關,提出整體解決方案。
四是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按照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不同階段的需求,對發改委、財政部管理的新興產業創投基金,科技部管理的政策引導類計劃、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財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共同管理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支持科技創新的部分,以及其他引導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專項資金(基金)進行分類整合。
五是基地和人才專項。對科技部管理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發改委管理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等合理歸并,進一步優化布局,按功能定位分類整合。
本次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優化整合工作將按照整體設計、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的原則開展,具體進度安排為:
2014年,啟動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建設。2015至2016年,基本建成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有關科技計劃和資金管理辦法等,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數據庫和科技報告系統。2017年,經過三年的改革過渡期,全面按照優化整合后的五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運行,現有各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經費渠道將不再保留。(本報記者 金振蓉 楊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