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央巡視組第三輪專項巡視意見公布
中央紀委專項巡視向“六大病灶”開炮
2月5日、6日連續兩天,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密集發布了對9個單位的專項巡視意見,其中7家為央企:中國聯通、中國海運、華電集團、東風汽車、神華集團、中石化、中國船舶。另兩家非央企單位是中國科協、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9份巡視意見中,“黑金”、“黑洞”、“嚴重違規”等字眼不斷出現。中國青年報記者梳理,7家被巡視央企均被指出存在“權錢交易”,有5家被點名存在干部親屬違規開企業、不當牟利現象。
9個專項巡視組均表示,還了解到一些領導人員的問題線索,已按規定轉中央紀委等有關部門處理。
7家央企均被指出存在“權錢交易”
從2014年11月底開始,中央巡視組對13家單位進行了“問題為導向”的非常規巡視——專項巡視。截至2月6日,尚未公布巡視意見的還有4家:文化部、環保部、全國工商聯、南方航空。
中國青年報記者盤點,針對9家被巡視單位,專項巡視組此次“炮轟”的是“六大病灶”。
最嚴重的病灶是“權錢交易”。7家被巡視央企均被指出存在這一問題,“利益輸送”這個關鍵詞就直接在4家的巡視反饋意見中出現。
在7個央企的這一問題上,神華集團的篇幅最長。中央第十二巡視組組長董宏著重指出了神華集團有些干部涉“權錢交易”的兩大表現:
一是一些企業領導人操控重點合同煤審批權,謀取腐敗“黑金”。“有些企業領導人在煤炭經營銷售中結成利益同盟,利用煤炭政策價差謀取私利,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較長時間內,神華集團煤炭經營銷售管理混亂,少數人操控重點合同煤審批權,形成較大尋租空間。”
二是巡視組發現,普通老百姓并不了解的煤炭滅火工程,存在利益輸送“黑洞”。
董宏說,神華集團的煤炭滅火工程管理混亂,存在“鏈條式”腐敗:“一些私人老板受利益驅動并得到‘權力’庇佑,打著滅火工程旗號大肆開采和銷售煤炭,甚至故意制造煤田火點,謊報滅火項目。有的滅火工程層層轉包,造成生態破壞,事故頻發。滅火工程成為少數人的‘暴利工程’。”
中石化也被中央第六巡視組組長趙文波指出:“不同層級、不同板塊經營管理人員利用掌握的資源和平臺,在工程建設、物資供應、油品銷售、合資合作、海外經營中搞利益輸送和交換。”
中國聯通被中央第八巡視組組長寧延令批評:“有的領導和關鍵崗位人員利用職權與承包商、供應商內外勾結,搞權錢、權色交易。有的在子女出國留學、就業等方面接受供應商利益輸送;有的收受客戶所送有價證券,收受貴重禮品;有的接受供應商安排打高爾夫球、外出旅游。”
親屬“靠啥吃啥” “四風”問題仍存
第二個病灶,出在被巡視單位的干部親友身上,可稱為“靠啥吃啥”。除了神華集團、華電公司,其他5家被巡視央企均被點名存在這一問題。
在巡視意見中,東風汽車公司“部分領導干部的親屬”被批為“靠山吃山”。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的“一些領導人員及親友”被指出“靠船吃船”。主要表現是違規經商辦企業、與被巡視央企存在關聯交易。
在這個問題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東風汽車。這家央企并不是第一次“撞上槍口”,2011年就已被巡視組批評。中央第十三巡視組組長朱保成說:“對2011年原中央第四企業金融巡視組反饋意見沒有認真整改,致使領導干部親屬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愈演愈烈。”
在這一弊病上,中國海運公司的問題被列舉得最為詳細。中央第九巡視組組長佟延成指出:“有的通過關聯公司承攬中國海運大量業務,貼著企業發財;有的開辦私人公司,依托中國海運經營同類業務,面上干工作,底下攬私活,吃里扒外;有的以較低價格甚至低于成本價將運輸業務交由自己或親友的公司經營,損公肥私;有的虛構業務往來,侵吞國有資產,或在職時照顧關聯企業,退休后被關聯企業高薪聘用。”
第三個病灶是違反“八項規定”,“頂風作案”進行三公消費,6家單位被點名。
巡視意見指出,中國海運的“個別領導人員”用公款打高爾夫球,違規購買購物卡;中石化的部分下屬企業“公款吃喝、旅游問題頻發”,“有的領導人員住房違規問題嚴重”;中國聯通“超標準使用辦公室、公車問題突出”。
相對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違反八項規定的行為仍有發生”,中國科協受到的批評更重一些:“一些班子成員和局級干部在執行八項規定、廉潔自律、經費管理等方面問題突出。”
巡視意見的用詞顯示,在9家被巡視單位中,東風汽車公司的“四風”問題相對最為嚴重:“公款出國(境)旅游問題突出,管理失控,出國(境)辦理公務審批管理不嚴,任務重復、超天數、超人數現象普遍。‘四風’整改不力,頂風違紀問題突出,存在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公款購買贈送購物卡等問題。”
管理制度存漏洞 選人用人體制腐化
第四個病灶是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內部監管流于形式。被點名的有神華集團、中國聯通、中國船舶、華電集團、中國科協、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中央第七巡視組組長劉卒指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物資采購領域腐敗問題易發多發”。
“有的企業建立的供應商體系比較單一,部分物資長期由一家供應商提供,或以各種理由指定供應商。有的內部審價把關不嚴,采購成本嚴重超預算。沒有全面推行公開招投標,競爭性采購嚴重不足。在資產收購、企業重組改制中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劉卒說。
中央第十巡視組組長葉冬松則指出,中國科協的項目管理“存在廉政風險”。
“資金管理與項目管理脫節,經費使用監管不力。”葉冬松說,“部分直屬單位、學會領導財經法紀意識不強,內部監控存在漏洞,違規違紀問題比較突出。財務制度不健全,經費管理使用不規范,虛假發票報銷、違規發放補貼等現象多發。”
第五個病灶是選人用人體制腐化,造成“帶病提拔”、“跑官要官”。7家被點名的是:中國海運、東風汽車公司、中國聯通、中國船舶、華電集團、中國科協、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最后一個病灶是“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除了中國海運,其他8家均被批評。其中被著墨最多的是神華集團。
董宏專門花了一段點評神華集團“黨的建設相對滯后”:“一些黨組織不同程度存在放松管理,放任管理,放縱甚至放棄管理等消極狀況,特別是不少所屬公司黨的基層組織紀律松弛、組織渙散,黨員干部政治意識淡薄,思想退坡,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大打折扣,情況堪憂。”
他的結論是:“一定時期內神華集團在煤炭生產經營銷售、資產并購重組、工程項目和物資采購招投標方面聚集較大腐敗風險,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從嚴治黨任務艱巨。”
中央第十一巡視組組長張化為則指出:“華電集團黨組和紀檢組監管問責不力,對一些案件的處理存在偏軟、偏輕的問題,對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煤礦并購中違規造成損失的問題,沒有進行責任追究。”
本報記者 莊慶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