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正式發布后,引發國內外高度關注。為及時回應國際關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于昨日舉行兩場專題吹風會,分別面向外國駐華高級外交官和國外跨國企業駐京代表解讀《愿景與行動》主要內容,并進行互動交流。
在吹風會一開始,主講人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巡視員歐曉理、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就紛紛亮明態度:“希望吹風會能吹來相互理解,吹來合作共贏,吹來21世紀最好的商機和機遇,我們愿意解答你們的所有疑惑。”
歐曉理和張燕生首先介紹了“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并披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一正四副”架構名單: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四名副組長分別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國務委員楊晶和國務委員楊潔篪。
隨后外交官和外企代表們分別就自己關心的問題踴躍提問。
問題1:如何參與“一帶一路”?是各國主動參加還是中國政府有具體名單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不少外交官提出“如何參與‘一帶一路’”的困惑,日本三菱公司代表更是直接表示,歐美一些國家和日本并不在“一帶一路”沿線,那么他們的企業該如何共享“一帶一路”的發展成果。
針對此問題,歐曉理表示,“一帶一路”是中國今后對外開放和對外經濟合作的總綱領,不存在“誰在路上誰不在路上、誰在帶上誰不在帶上”的問題。它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合作倡議,歡迎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參與進來,成為“一帶一路”的支持者、建設者和受益者。然后在平等的文化認同框架下談合作,也希望沿線各國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群策群力,讓“一帶一路”釋放更大的活力。
在談及三菱公司的困惑時,張燕生表示,并不是沿線的國家才有機會受益,“一帶一路”將構建全方位國際合作新格局,日本和歐美國家都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有太多的利益契合點,“一帶一路”一定會為我們帶來更多共同發展的機遇,也將為各國發展提供廣闊的新空間,大國小國均能受益。
問題2:為更好推進“一帶一路”取得務實成果,會否成立新的國際組織?
針對哈薩克斯坦大使提出的“會否成立新的國際組織”的問題,歐曉理表示,“一帶一路”要跳好集體舞,也要跳好交誼舞,即既包括強化多邊合作機制的“集體舞”,也包括雙邊合作的“交誼舞”。
“一個倡議能否取得長久的成效,共贏是必要條件,因此探索適當的合作機制至關重要,如果機制解決不好,再好的合作愿望和合作內容都難以推進。”歐曉理認為。
他接著舉例道:“現在我們也在做這方面的探索,比如能否定時召開‘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大家坐下來就合作機制進行務實探討,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共建‘一帶一路’的途徑是以目標協調、政策溝通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靈活,富有彈性,是多元開放的合作進程。中國愿與沿線國家一道,不斷充實完善‘一帶一路’的合作內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時間表、路線圖,積極對接沿線國家發展和區域合作規劃。至于會否成立國際組織,當然得看各國的意愿,看大家能否取得廣泛共識。”
問題3:一帶一路會否受“地緣政治”影響?
針對會否受“地緣政治”影響的困惑,歐曉理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無關地緣政治博弈,它是一個中國愿意承擔大國責任的倡議,一個世界各國共享發展經驗的倡議。
“一帶一路”提供的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發展平臺,堅持合作共贏,追求共同發展,倡導平等對話,尊重道路選擇,將充分照顧各方的地位、利益和舒適度;既歡迎沿線國家自愿平等參與,也歡迎域外國家為本地區發展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當然不可否認,在發展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們也愿意和沿線各國一道,建立預警應急機制,為投資合作的安全性提供制度上的保證。(記者景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