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5月20日電 綜合報道,應巴西聯邦共和國總統羅塞夫、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桑托斯、秘魯共和國總統烏馬拉、智利共和國總統巴切萊特邀請,總理李克強將于5月18日至26日對上述拉美四國進行訪問。近期,巴西、哥倫比亞、秘魯、智利四國駐華大使紛紛通過媒體表示,對李克強總理此行高度關注,就繼續加強本國與中國在各領域的友好合作充滿期待。
巴西駐華大使雷昂:抱團是為了求發展,而不是“打群架”
緊接著去年中巴建交40周年習近平主席訪巴之行,巴西作為此次李克強總理出訪拉美四國的第一站,也是唯一重合的國家。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中巴兩國關系,巴西駐華大使雷昂會認為是親密無間: “巴西和中國歷史上沒有什么仇恨,未來也不會有什么猜忌,這樣的大國關系是可以在任何方面進行合作的。”
對于巴西來說,中國對巴投資對本國的經濟發展來說無疑是重頭戲,截至去年底,中國對巴各類投資總額已接近190億美元,成為巴西的主要外資來源國之一。據了解,去年習近平訪巴期間,兩國簽署了多達56項合作文件,內容涉及政府合作、航天科技、文化交流、基建投資、金融服務、信息技術等諸多領域。而此次李克強訪巴期間,雙方將再簽署一批政治、經貿、金融、農業、科技等領域的政府間和企業間合作協議。同時,雷昂提到中資走進巴西的一大特點是承建與服務兼有:不僅參與工程建設和設備供應的項目競標,還繼續參與項目日常經營,并非“一錘子買賣”。
此次李克強總理出訪巴西,最大看點之一便是“兩洋鐵路”項目。雷昂認為對于巴西來說,“兩洋鐵路”可以促進巴西與亞太地區的連通,降低運輸成本,對巴西的出口帶來刺激效應;對中國來說,可以讓中國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拉美的產品,因此,這將會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目前中巴之間的兩條通道,一條從中國出發駛向太平洋,穿過巴拿馬運河運往巴西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另一條則是從中國出發向西,通過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繼續前進,然后再到巴西的重要港口桑托斯。巴西駐華大使雷昂指出,“兩洋鐵路”可能會開發出中巴之間海上貨物運輸的第三條通道: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連接巴西、秘魯,開啟在南美大陸上的全新陸路運輸通道。
不久之前,巴西加入了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巴西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美洲的意向創始成員國。對于中巴在此動議上的一拍即合,雷昂認為,因為亞投行與其他現有同類機構不構成競爭關系,而全球亟需資金的基建項目數不勝數,所以致力于基建投資的區域金融機構應是多多益善。此外,雷昂表示,對于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巴西也希望能在合適的時機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談到中巴的親密關系會不會讓西方大國“不舒服”,雷昂說:“我們團結起來的目的,只是為了謀求發展,并非去威脅任何國家、任何組織。同時,每個國家都是獨立的,某兩個國家的走近也不會影響和第三方的利益與關系。”
哥倫比亞駐華大使卡爾門薩·哈拉米略:吸引中國投資,在哥倫比亞還有很多機會
今年是中國和哥倫比亞建交35周年,哥倫比亞駐華大使卡爾門薩·哈拉米略在去年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上曾表示,中國和哥倫比亞的關系在建交的這35年里取得了很大進展,而現在的發展重點在生意和經濟。“我們必須告訴中國人我們有哪些機會,不僅有農業,還有能源,現在有很多大公司活躍于哥倫比亞石油業。”
秘魯駐華大使卡普尼亞伊:希望“海上絲綢之路”與“兩洋鐵路”結合
秘魯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尼亞伊認為,中秘在經濟發展上互惠互利。他認為,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發展都是有利的,因為中國對世界的貢獻絕對能改善全球貿易水平。如果中國改革創新上發展了,也會惠及到拉丁美洲,卡普尼亞伊引用習主席的話說就是:所有對中國有利的,也將對中國的合作伙伴有利。
中秘兩國1971年正式建立外交關系;2008年,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09年,簽訂雙邊自貿協定;2013年,秘魯總統烏馬拉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中秘宣布將兩國關系提升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14年,中秘領導人兩次會晤,并一致決定推動雙邊關系在更高水平上向前發展。
不過,卡普尼亞伊表示,中秘兩國的淵源,要比上述時間久遠得多:“自數世紀前,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勞工就曾漂洋過海,抵達秘魯的港岸,并逐漸成為秘魯社會的重要組成因子。時至今日,秘魯已經成為拉丁美洲華裔人口最多的國家。”
而如今,這個擁有最多華裔人口的拉丁美洲國家,已經與中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領域有了全面深化的合作。卡普尼亞伊認為,李克強的此次訪問必將大大推動中秘雙邊關系的全面發展。
此次訪問秘魯期待什么?卡普尼亞伊提出,秘魯希望將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規劃同 “兩洋鐵路”項目有機結合,在未來建立起一條東起亞太,穿越大洋,橫跨拉美,直抵大西洋和彼岸歐、非大陸的貿易通途。卡普尼亞伊認為,兩洋鐵路一旦建成,將令沿線各國經濟發展和整個拉丁美洲的貿易往來如虎添翼。而連通“海上絲綢之路”后,太平洋兩岸將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在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興經濟體間建立更便捷有效的物流通路。
智利駐華大使賀喬治:數字說明一切 10年來中智貿易規模增長5倍
智利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南美國家,今年是中智建交45周年,也是智利“中國文化年”。 對于李克強總理即將對智利的正式訪問,智利駐華大使賀喬治表示,希望這將成為兩國關系發展的新起點。
2014年11月,習近平同智利總統巴切萊特舉行會談。會談中,習近平指出,中智雙方要抓緊制定兩國政府共同行動計劃,特別是以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為契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清潔能源、農業、金融、科技等領域合作,要共同推動亞太區域合作。賀喬治表示,對于李克強此次訪智,希望能夠落實2014年習近平主席和巴切萊特總統會談時就推動雙邊關系發展達成的共識,保持雙邊關系發展的積極勢頭,推動雙邊關系取得新進展。
賀喬治稱,智利是第一個同中國簽署自貿協定的拉美國家,自2005年雙邊自貿協定簽署以來,中智貿易規模增長了5倍。中國已經成為智利在全球范圍內第一大貿易伙伴,智利則是中國在拉美第三大貿易伙伴。據統計,2014年中智雙邊貿易額達到340.6億美元,其中中國出口130.2億美元,進口210.4億美元。而此次訪問期間,中智雙方將簽署政治、經貿、金融、文化、科技等領域的政府間和企業間多項合作協議。(常紅 實習生米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