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經信委:疏解低端產業已出細化目錄
企業搬遷 職工戶口社保待遇不變
北京以后還有藍領嗎?搬遷企業還有沒有人管?低端產業疏解之后北京依靠哪些行業來發展經濟?今天上午,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欄目,對上述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企業疏解已有細化目錄
疏解非首都功能,進行產業“瘦身”,到底有哪些企業要搬走?張伯旭表示,過去幾十年中,北京主要是追求大而全的發展模式,在國民經濟39個制造大類中北京就有35個。今天,資源模式不能再支撐這種發展,產業檔次低,對水、對能消耗大的一些低端產業都需要疏解出去。對于一般制造業和低端產業,要嚴控增量;對現有的不符合首都功能的進行外遷、外移;技術含量一般,效益還不錯的,盡力向周邊疏散,帶動周邊發展,比如三元牛奶、現代和首鋼;符合首都功能定位,但技術不符合條件的要進行技術改造;對于有一定污染,效益也比較低的則是直接關停。
張伯旭透露各大類企業的具體搬遷目錄已經有了,但考慮到企業的正常經營、貸款訂貨和員工的穩定性,還沒有對社會發布,主要就是建材類、化工類、紡織類、印染類及一般的鋼鐵技術加工企業。
搬遷企業職工待遇不變
對于非首都功能企業職工關注的戶口、待遇等問題,張伯旭也做了回應,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搬遷企業職工的戶口保持不變,社保待遇按照原有的走。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程度的加深,政府會拉動醫療、教育一起外遷,最大限度地為當地的產業發展、醫療教育創造更好的條件。另外,所有疏解企業政府都會有相應的對接安排,包括企業選址、購置新設備貸款等方面的優惠,北京各個區縣也會騰出一些崗位優先安排這些企業的職工,“不會沒有人管”。
針對網友關切的北京以后是否還有藍領這一問題,張伯旭表示,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不同類型、不同技術特長的人。隨著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自動化程度也會提高,但機器并不能代替人,只是藍領要從依靠力量型、簡單技術型進階到類似灰領或者白領的工作。整個過程是產業進步的機會,要把一般化制造轉化為高級制造,一般的產品轉化為智能產品,生產工藝也要不斷進步。
北京出臺“3458戰略”
有網友擔心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后會影響經濟發展及稅收,張伯旭表示,疏解之后的北京將主要發展高精尖產業,是產業升級換代的過程。近期,工信部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對國內制造業升級做出了詳細規劃。北京也正在制定北京創造2025計劃,計劃用10年時間再造北京產業的新形態。具體來講就是一個“3458戰略”,其中的5是指五大類產品,引導市場聚焦發展創新前沿產品、關鍵核心產品、基層服務產品、設計創意產品和民憂民生產品,找準發力方向;具體來看這五大類里又包括8大專項,即在基層電路、信息安全、4G移動通信、大數據與物聯網、智能制造裝備、新一代健康診療、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領域,實施一個產業生態的建設工程。
張伯旭所說的這個戰略也間接回應了疏解非首都功能后北京到底要做什么的問題。張伯旭還就市民關注的公共場所WiFi問題進行了回應。目前北京正在補充300個WiFi站點,主要分布在人員集中的場所,如大型汽車站、商場等地,預計明年即可見效。屆時,市民行走在這些場所之間,即使更換地點,只要不換終端,登錄一次后就可自動聯網。 孫文文 J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