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寧波,自貿區的進口商品展示中心商戶張慧和她的斯洛伐克合伙人早早就來到了店鋪。他們要及時把新貨上架,抓緊接待完來談生意的批發商,趕快給網購的客戶發貨。雖然忙,但張慧覺得特別充實,特別踏實。和丈夫在捷克待了八年,眼看著歐洲經濟下滑,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而在中國的家人生活越來越好,去歐洲的中國游客購買力越來越強。厭倦了漂泊的張慧,決定回國找尋機會。在寧波安家沒多久,就聽說了進口商品交易中心招商的消息,租金一年半免除,一年半減半的政策讓她放心大膽地干了起來。
7月24日,深圳,吳顯勇又是第一個到了辦公室,這是他創業以來一直保持的習慣。從證券公司辭職后,他兩次創業,現在擔任CEO的P2P網絡借款平臺“投哪網”是2012年他和北大的同學一起創立的。《投哪網2015年上半年運營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投哪網累計成交額73.11億元。P2P平臺,安全是命,親民是魂。為了保住命又不丟魂,吳顯勇每天都發力在風控管理和靈活服務上下功夫。7月18日,央行聯合各部委發布了《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對這個消息,吳顯勇很興奮,他覺得互聯網金融行業“無監管”的時代已經過去,更規范的市場意味著更多的發展機會,更少的惡性競爭。
7月24日,北京。在中南海的會議室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正在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這是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后,習近平主持召開的第一個關于經濟工作的專項會議。雖然上半年的資本市場波動和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引發了國內外的一些擔憂,但習近平的發言中有一句仍然令人印象深刻:把我們的戰略定力、我們對經濟發展的信心通過穩定的政策傳導給全社會。
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從哪里來?來自于對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的明確認識和充分準備。2013年10月7日,習近平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演講時,曾經做出表述。
第一,信心來自中國經濟增速處在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內。我們認識到,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問題,必須堅定推動結構改革,寧可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任何一項事業,都需要遠近兼顧、深謀遠慮,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式的發展是不會長久的。
2015年上半年,中國的GDP增長率數據穩穩地定在了7%,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三期”疊加影響不斷深化帶來的下行壓力中,這樣的成果實屬不易。從絕對值上看,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對應的經濟增量接近2014年新加坡全年的經濟總量。從發達經濟體看,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英國增長2.6%,韓國增長2.2%;一季度,歐元區增長1.0%,日本下降0.9%;從發展中經濟體看,一季度,印度增長7.5%,南非增長2.1%,俄羅斯下降2.2%,巴西下降1.6%。更重要的是,這個數據仍處在合理區間,在預期目標之內。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經濟增長連續兩個季度運行在7%,企穩的態勢比較明顯。CPI多個月在1.2%—1.5%的區間波動,基本上很平穩。就業情況,應該說比預期的要好,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71.8%,調查失業率也在5.1%附近,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從主要指標情況來看,國民經濟目前仍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
第二,信心來自中國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我們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立足點。事實證明,這一政策是負責任的,既是對中國自身負責,也是對世界負責。
“提質增效”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關鍵詞。2015上半年的經濟增長數據,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據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介紹,在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結構在優化、民生在改善。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2個百分點;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降幅進一步擴大。物價收入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3%,漲勢溫和;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6%,快于經濟增速0.6個百分點。
最重要的是,這7%,是不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7%。3月24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3月4日,工信部印發《2015年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到2015年底,減少煤炭消耗400萬噸以上。
4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的意見》,確定到2020年建成指標先進、符合國情的節能標準體系,主要高耗能行業實現能耗限額標準全覆蓋,80%以上的能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準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
5月7日,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工作方案》,確定2016年1月1日將國V標準實施范圍由原定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擴大到東部11省,并將全國范圍實施時間由原來的2018年1月1日提前至2017年1月1日。
5月19日,財政部印發《節能減排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確定了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重點支持范圍:包括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節能減排;重點關鍵節能減排技術示范推廣和改造升級等。
2015年,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開始正式實施,將污染企業的成本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又明確將環保指標與地方政府的考評、問責監管部門掛鉤。湖南株洲的幾家化工、鋼鐵企業,在當地環保部門組織的夜查中吃到了“新年第一罰”。今年以來,已有10家地方政府受到環保部約談。
第三,信心來自中國經濟的強勁內生動力。這包括:持續進行的新型城鎮化;新一代勞動者成長為素質更高的現代化、專業化人才;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拓展內需和消費市場;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推動發展成果惠及更廣泛地區、更廣大民眾。
2015年上半年,像張慧、吳顯勇這樣的創業創新故事屢見不鮮,創客空間、車庫咖啡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年輕人的創新動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發。在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就曾經強調,市場要活、創新要實、政策要寬,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市場主體創新的政策制度環境。2015上半年,中央又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出了具體部署,出臺多項有利政策,為創業創新清除障礙,營造良好環境。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屆大學生中約有19.1萬人選擇了創業。2014年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1292.5萬戶,同比上升14.23%,平均每天新注冊企業達到1.06萬戶。而據某網站對大學生用戶進行的一項2015年大學生創業態度調查表明,在3872名參與調查的90后大學生中,56.3%表示愿意在上大學期間嘗試創業。
同時,自貿區和跨境電商的迅速發展。2015上半年,義烏電商交易額增長31%,深圳跨境電商交易額同比增長131.65%。
不斷刷新交易額記錄,極大地拓展了消費市場,在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需求的同時,拉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消費”成為“三駕馬車”中表現最為亮眼的一個。
經濟換擋期存在陣痛是必然的,但中國有預期,有辦法。轉型是為了讓中國經濟發展之路走得更遠,更扎實。下階段,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經濟增長新動力不足和舊動力減弱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但正如2012年12月,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不久的習近平到河北阜平看望貧困群眾時說的那樣:“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