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類抗戰老戰士獲補助5000元
確保9月前將一次性生活補助金發放到手
本報訊 根據中央要求,民政部、財政部日前下發通知,向部分健在的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5000元。
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門、財政部門要密切配合,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盡快組織實施向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工作,確保9月份前將一次性生活補助金發放到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手中。
具體發放對象
1
抗日戰爭時期的在鄉復員軍人和殘疾軍人;
2
移交政府安置的抗日戰爭時期軍隊離休干部、無軍籍職工;
3
參加過抗日戰爭,后回鄉務農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
4
抗日戰爭時期在國民黨軍隊服役,后在解放戰爭中起義、投誠編入解放軍序列的在鄉復員軍人。
發放標準
每人5000元
焦莊戶上演抗戰主題演唱會
本報訊(記者葉曉彥)前天,在以抗日地道戰聞名的焦莊戶,一場主題為“牢記歷史,珍愛和平”的演唱會上演。專業演員與樸實農民同臺演出,旨在喚醒人們牢記戰爭的教訓,同護藍天,共享和平。
焦莊戶位于北京東北部60公里處,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演唱會就設置在曠野的鄉間里,舞臺布置、服裝服飾都非常儉樸,專業演員和農民同臺獻藝。演唱會由北京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主辦,一些國際組織和外國駐華使館官員及其家屬、外國企業高官、中外青年學生與當地村民近400人一同觀看了演出。J224
25萬人參觀抗戰館
本報訊(記者孫穎)截至今天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展覽已經迎來了25萬人參觀,小小的留言簿上,每天都有兩三百條觀眾留言。
連日來的參觀、留言者中,不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比如來自“京港中學生重走抗戰之路”活動的香港學生表示,他們在活動中了解到1937年7月10日第一個趕到盧溝橋前線采訪的記者是25歲的方大曾,而他1937年9月18日自蠡縣發回最后一篇報道后就失去了蹤跡,78年后來到盧溝橋、宛平城,來到抗戰館,70多年前中華兒女抗日救國的歷史更讓他們感觸,參觀展覽,也更增加了對日本侵華暴行的認知,更加珍視和平。
“中國的和平是來之不易的,同樣反法西斯戰爭也是不易,戰爭的完結是人民用血肉鋪來的,如今的和平是用鮮血換來的,這其中的痛苦是令人悲痛的,這一切的一切就是讓我們珍惜如今的和平!”13歲的夏譽銘這樣說。
“要珍惜和平,不要讓那罪惡的子彈打破了我們的和平之花,不要讓戰爭再次出現,記著那些熱愛祖國的人,一定要好好學習他們的精神。”11歲的鄭海如是寫道。
李保國是特意帶著孩子看展覽的,他說“帶孩子一起來這里補課,深感孩子對歷史的欠缺。要讓孩子了解這些歷史,課堂上他們欠缺的東西太多了。作為父母我認為我是欠缺的,希望孩子能知道這段歷史。”
28歲的張北冥呼吁:“抗日戰爭的歷史需要我們80后、90后及后輩們更深入、更全面地珍惜和搶救,將抗戰史的研究繼承下去,這是我輩之使命和責任。”X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