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街道上午開拆21處違建
利用百度街景新舊對比 蓋違建的人想賴賬都難 下月底街道展現新面貌
今天上午,龍潭街道對光明中街上的21處違法建設進行拆除,可拆違才進行了不過1個小時,就遭到了違建住戶的強烈“反抗”。“附近違建多了去了,憑什么就拆我們家的,我屋里躺著人呢……”上午10點半,在光明中街20號樓下,一對夫婦從樓門口沖出,踩翻腳下的綠地和花草,高聲叫喊著張開雙臂站在3間違建小房前,拒絕施工人員拆房。見拆違并沒有因為自己的阻止而暫停,其中一人突然拉扯住龍潭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高建中的衣服尖叫,“拆吧拆吧……”
拆違現場起爭執 街道副主任被拽到街上
光明樓20號樓下,緊貼著樓體的外墻,一溜蓋起了3間小房,其中一間為磚石結構,另外兩間則由彩鋼板搭成,小房還用鐵柵欄門圈起。
在現場,一位違建住戶反復推搡著排成一排擋在違建前的拆違人員,“你們要干什么!這是我家,讓我進去!”見人墻紋絲不動,便回身,朝著大街上狂喊,“快來看啊,砸人啊!”
另一位違建住戶則扯著龍潭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高建中的衣服,一直將人圍堵到了旁邊的大馬路上,朝高建中大叫,“蓋違建我承認不對,最起碼你們給我一個緩沖的機會!兩天!再給我兩天!我得找地兒去啊!要不你給我倆小時!一小時!”
見此場景,龍潭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小胡無奈地告訴記者,這戶人家不光占用綠地,還在樓房的外墻體上開墻破洞,把原本的綠地私自鏟了,蓋起了3間違建。“早就跟他們家說過了,還下了書面的通知,10天里光入戶約談就談了6次,但一直談不攏,昨天沒辦法已經通知了住戶今天要上門強拆。”小胡說,這家原本有一套4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又額外在窗根兒底下加蓋了3間小房,面積差不多得有50平方米,加在一起將近百平方米,加蓋的房子就壓在綠地上。
高建中告訴記者,光明中街上共有私蓋的避風閣、違規的LED顯示屏、私自架設的廣告牌匾以及私自搭建的違法建設房屋等共計21處,“今天要動真格的了。”
截至記者發稿,3間違建中的兩間已經拆完,還有一間暫時留作周轉。據了解,住戶已經申請了廉租房,正在等待搖號。
一平方米費用高達千元 街道無奈墊錢拆違
”想拆違建真是太不容易了。拆一平方米,市里給補助300元,實際上的拆除成本遠遠不止這300塊錢。我們核算了一下,基本上拆違的成本都在每平方米500元以上,遇到一些難拆的違建,成本更是翻倍,能夠達到每平方米1000元甚至更高。”高建中無奈地說。
高建中說,“拆違首先得雇施工工人,需要用錢吧,現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雇一個工人每天的費用在200元左右。拆下來的建筑垃圾還要運走,也需要花錢。垃圾清運費每噸800元,垃圾消納費每噸200元,合在一起,處理一噸建筑垃圾又得花1000塊錢。這還不算租賃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設備所需要花的錢。有時候,拆違建的錢,比蓋違建的錢還多。”
龍潭街道一名工作人員私下向記者吐苦水說,區里面會給補貼一部分拆遷費用,市里再給一些。“市里給錢太少啊,一平方米補的300元根本不夠用,其他的錢只能我們自己想辦法。能怎么辦啊,只能街道先墊著唄,現在我們這筆錢還虧著呢。”
光明中街告別違建
下月底展現新面貌
“你看,像這個鐵架子,裝的時候可能半小時就裝好了,拆的時候倆小時都不止,需要一點一點把鐵條鋸開,多難啊。”在光明中路南側,一家飯館門口搭起了足有一層樓高的鐵架子,將圈出來的面積改造成店面,飯館的面積無形中增加了一倍。順著高建中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12名工人爬上鐵架子頂,操起大錘和切割機等各種工具,對著架子頂端的廣告牌匾正“叮叮當當”拆得熱火朝天。半個多小時過去了,鐵架子還有一多半頑強地豎立著。
街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預計今天下午晚些時候,21處違法建設將全部拆除完畢,自此,光明中街上將不會再存在違建。“你看,施工隊伍這會就已經進駐了。”
記者看到,路邊破損的路磚已經被清除,幾個工人正在平整好的路面上鋪設新的灰色透水磚,另幾個工人則在路邊的矮圍墻上涂好濕潤的水泥,準備貼新的瓷磚。工作人員介紹,其后還將重新對路邊的綠化進行修整和補植。街面上千奇百怪的廣告牌匾也將統一設計,統一安裝。10月底到11月初,整條街將煥然一新,展現出全新的面貌。
全市擬建征信系統
建違者貸款將受影響
“我們最近拆違有了新手段,利用百度街景來進行新舊對比,是不是違建從百度地圖上就可以一目了然,之前和現在的街景照片一對比,蓋違建的居民想不認賬都難。”龍潭街道一位工作人員說。
另據記者了解,市里考慮建設一個征信系統,違法建設等考核指標會被納入到其中。一旦曾經蓋過違法建設,就會被立刻記錄到征信系統中,留下一個污點,今后如果想要貸款就會受到影響。本報記者張楠 J204
胡鐵湘攝 J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