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 (記者 王 衡 齊中熙)到“十二五”期末,我國農村公路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圓滿完成,預計全國新改建農村公路超過100萬公里、通車總里程達到395萬公里。
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21日在甘肅慶陽舉行的全國農村公路現場會上說,“十二五”期間,我國農村公路發展進入到集中攻堅階段,逐步從規模擴張向路網優化、質量和效益并重轉型,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
服務“三農”能力更強。預計“十二五”期間,全國新增5000個建制村通公路,近900個鄉鎮和8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基本實現所有鄉鎮和東中部地區建制村通硬化路,西部地區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約80%。
惠及民生力度更大。5年來,中央投資農村公路3265億元,發放農村客運補貼資金超過100億元。全國農村公路建設帶動社會總投資約1.3萬億元,比“十一五”增長約40%,帶動農民工就業超過290萬人,增收超過940億元。
扶貧攻堅成效更突出。中央農村公路投資的近60%用于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目前已解決這些地區3.1萬個貧困村的出行難問題。全面推動四川、云南等7省(區、市)溜索改橋工作,已完工、開工近300座。
法規政策支撐更完善。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十二五”農村公路建設指導意見,制修訂涉及農村公路重要技術規范6個,行業發展政策和技術體系基本完善。制定并總結推廣“七公開”制度。
質量和安全基礎更實。“十二五”農村公路抽檢指標總體合格率達96.2%,比“十一五”提高2.4個百分點,農村交通的安全水平明顯提升。
養護和管理成效更好。截至去年底,全國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97.3%,比2010年提高1%。農村公路技術狀況由2010年的63.51上升到2014年的70.9,優良路率由57.8%上升到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