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個月PM2.5濃度同比下降21.8%
本市好天同比多了一個月
本報記者 駱倩雯
市環保局昨天通報,今年前10個月,本市空氣質量改善較為明顯,PM2.5累計濃度為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8%。具體來看,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多了31天,空氣重污染天數少了16天。而目前,京城已進入重污染高發季,大氣治污形勢非常嚴峻。環保部門表示,最后這兩個月,將聚焦供暖季特點,爭取全面超額完成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各項治理任務。
空氣達標天數多出31天
今年前10個月,京城的空氣質量可圈可點,“北京藍”常常被刷屏,讓市民念念不忘。的確,1月至10月的空氣質量改善,北京交上了一份令人比較滿意的答卷:空氣中PM2.5累計濃度為69.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8%;其他三項主要污染物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累計濃度分別為92.7微克/立方米、13微克/立方米、46.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了21%、39.8%和17.1%。另外,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同比增加了31天,而發生空氣重污染的天數同比則減少了16天。
環保部門介紹了空氣質量改善幅度較大的三大原因:
主要原因之一是大氣污染治理環境效益的持續釋放。去年以來,本市大氣污染治理力度空前,加上今年又進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部分重點治理工程提前完成,環境效益得以持續釋放。
同時,相對有利的氣象條件也是原因之一,導致污染擴散條件有所改善。
此外,區域協同減排效果明顯,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正在不斷深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整體呈改善趨勢,區域間污染傳輸有所減弱。
環境違法罰了3800多萬
大氣治污不僅需要“天幫忙”,更需要“人努力”。今年前10個月,本市全面推進2015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各項任務措施的落實。
據悉,截至目前,本市提前完成了一批目標:全市老舊機動車淘汰已達28萬輛,實現了3年累計淘汰超百萬輛的任務目標;淘汰退出工業污染企業315家,超額完成年度目標;組織102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新增平原造林9萬畝,“百萬畝”平原造林任務已提前完成。
與此同時,本市還突破了一批難點項目:關停立馬等3家水泥廠,進一步壓縮全市水泥產能三分之一左右;將2015年度農村地區“減煤換煤”任務量由120萬噸提高到140萬噸,同時將城鄉結合部地區130萬噸“減煤換煤”納入工作范疇;關停28家混凝土攪拌站。
此外,核心區“無煤化”、35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任務將于采暖季前超額完成;新能源車補貼、不限行等政策引導下,全市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已達2.15萬輛;燕山石化公司及其它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減排年度任務已累計完成80%以上。
全市全面推進環保大檢查行動,截至9月底,全市環保部門共查處大氣類固定源違法行為1391起、機動車違法6000余輛,處罰金額3800余萬元。其中,大氣類違法處罰占環保行政處罰總數55%以上。針對違法情節嚴重的170余個案件適用了移送行政拘留、查封、按日計罰等“新環保法”賦予的新手段,提高了震懾作用。
采暖考驗秋冬大氣治污
雖然前10個月全市空氣質量改善幅度較大,但由于目前已進入秋冬轉換季節,空氣重污染易發,加之供暖季燃煤等污染排放增加,從常年規律看,后兩個月全市空氣質量改善工作難度相對較大。
環保部門表示,針對秋冬季節性污染特點,11月至12月,全市將聚焦重點任務,在全面完成年度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任務的同時,針對冬季散煤污染問題,大力推進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減煤換煤”工作;聚焦重點時段,加強對焚燒樹葉、露天燒烤、燃放煙花爆竹等方面的管控;聚焦重點問題,深化環保執法大檢查,重點抓好燃煤污染、施工揚塵、企業違法排污以及露天焚燒、露天燒烤等突出問題的監管執法。
同時,全市將加強空氣質量預測預報,遇有重污染提早啟動預警,盡可能縮短重污染過程、減緩重污染強度。本市將爭取全面超額完成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各項治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