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王堯)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4日宣布,經兩岸有關方面協商,兩岸領導人將于11月7日在新加坡會面,就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意見。
張志軍專門就此次重要會面接受記者采訪,介紹相關情況。他表示,即將舉行的兩岸領導人會面將開啟兩岸領導人直接交流溝通的先河,有利于兩岸雙方增進互信,鞏固共同政治基礎,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是兩岸關系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順潮流 合民意
張志軍表示,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是我們的一貫主張。我們的態度始終是積極開放的。過去7年多來,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建立并增進互信,開辟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取得豐碩成果。兩會協商簽署了23項協議,解決了關乎兩岸同胞切身利益的一系列問題。兩岸經濟合作持續深化,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給兩岸同胞帶來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兩岸各領域交流蓬勃發展,密切了兩岸同胞感情。兩岸協商處理有關涉外事務,減少了內耗。受這些成果鼓舞,兩岸許多同胞和海外僑胞呼吁兩岸領導人舉行會面,共商推動兩岸關系更大發展之計。
張志軍介紹,國臺辦和臺灣方面陸委會在2014年建立聯系溝通機制后,一直就兩岸關系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保持溝通,努力促進兩岸各領域各層次人員的交流互動,其間曾提到兩岸領導人會面問題。前不久,他和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在廣州會面時,再次談到這個話題,就此進行了初步溝通。雙方都認為,兩岸領導人會面對于兩岸關系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積極意義。此后,雙方經過密切協商,就舉行兩岸領導人會面達成一致。
一家親 兩岸情
張志軍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關系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兩岸雙方共同邁出這一步非常不容易。1949年以來,兩岸關系歷經風雨,跌宕起伏。從激烈軍事沖突,到長期尖銳政治對峙,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才打破相互隔絕的堅冰,兩岸同胞開始交流往來。本世紀的前幾年,由于“臺獨”分裂勢力的挑釁,兩岸關系一度瀕臨危機。在兩岸關系緊張動蕩的時候,是很難想象兩岸領導人能夠面對面坐在一起的。兩岸領導人會面得以實現,來自于兩岸雙方和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累積的豐碩成果。
張志軍強調,此次會面雙方以兩岸領導人身份和名義舉行、見面時互稱“先生”,是經雙方商定的。這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徹底解決的情況下根據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務實安排,體現了擱置爭議、相互尊重的精神。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這次兩岸領導人會面安排在新加坡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