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圍城》形容婚姻說,城里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在現實生活里,類似事情時有所聞。
比如,沒有安裝電梯的老公房居民,迫切要求裝電梯,而裝了電梯的居民,有人卻怕乘電梯。最典型的,莫過于修了26年電梯的專家馮坤榮,樓層低于4層的,他徒步走上去。不得已乘電梯,他走進電梯轎廂時,勢必關心幾樣東西:什么牌子?是否生產廠家維保?維保過期了沒?等等。
馮坤榮的擔心,出于他的“職業病”,也出自他的責任心。近年來,電梯關人、“吃人”事件接二連三。在楊浦區華升新苑小區,有53臺電梯,已運行了少則10年、多則15年,陸續進入“高齡”階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家住52號樓的陳小姐每次走進電梯都有點擔心:這次會不會又被關了?今年10月11日傍晚,寶山萬達一部電梯從五樓掉到了B1,兩人被關,幸無傷亡。
馮坤榮不愛乘電梯的擔心提醒有關部門:電梯安全,非同小可,不要等到出了人命,再來亡羊補牢。據悉,上海目前有電梯19.3萬臺,住宅小區電梯近8萬臺,數量位居全球城市第一。但是,電梯的老齡化程度嚴重。使用年限15年以上的住宅小區電梯約有3300余臺,超過20年的有383臺。這3683臺超期服役的電梯,是隱藏在上海住宅小區里的隱患。高處不勝寒,電梯一旦從高處跌落,后果不堪設想。電梯安全是個綜合性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市民多方參與、共同解決。電梯維修要定規章,服務要創新,經費問題更要妥善解決。
不過,話也得說回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電梯的普及是科技發展、都市文明進步的標志。但是,電梯有毛病,要及早治,等不起、拖不得。住宅電梯要經常體檢,有病治病、沒病防病,老電梯該修則修,該換當換;新裝電梯也不能疏忽大意,商場的上下電梯則要每天維護;電梯老公房裝電梯一事,同樣要抓緊進行?;硌菟囆g家童雙春最近多次對人說:“晚報的影響真大,我最近碰到許多老觀眾,他們都問我:‘儂屋里電梯裝好了伐?’”可見此事事關上百萬人的民生大問題,盡管難度不小,還是不可回避的、不容踢皮球。
消除馮坤榮之憂,這里還要順便提一下:培養更多高水平的電梯修保工,乃是當務之急。電梯維保工的工作非常艱辛。有一段順口溜說:“一個電梯維保工,兩部手機,三餐不定,只為四季維保,拼得五臟俱損,六神無主,仍然七點起床,八點上崗,晚上九點不返,十分辛苦!”沒有良醫,豈能治病?修理電梯亦然。切實改善電梯維保工的工作環境和提高他們的待遇,應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吳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