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號線北段今年試運行
本報記者 陳雪檸
在昨天舉行的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的新聞發布會上,市重大辦總工程師楊廣武介紹,今年16號線二期西苑至北安河段約19.6公里線路將達到試運行條件。長約27公里的3號線一期、八通線南延兩條線路也將確保開工。此外,昌平線南延、CBD線、平谷線3條備受關注的線路也將力爭在年內開工建設。
從規劃圖上看,地鐵16號線像是一個“J”形,將成為本市又一條貫通南北的地鐵,穿海淀區、西城區、豐臺區。線路全長約50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共設車站29座。這條地鐵在2012年獲得發改委批復,2013年陸續開工。楊廣武介紹,今年西苑至北安河段將率先達到試運行條件。
除了早前就已確定八通線南延一站到環球主題公園、3號線今年開工一期工程外,還有3條地鐵線也列入到今年力爭開工的范圍內,分別為昌平線南延、平谷線和CBD線,長約92.5公里,都能緩解不少區域和老線的客流壓力。
西二旗站是地鐵昌平線和13號線的換乘站,這一站極大的客流被不少網友戲稱為“北京地鐵換乘壓力最大的車站”。去年,昌平線北延至昌平老城區,客流也繼續增加,未來西二旗站的換乘壓力將通過南延昌平線來緩解。“昌平線南延曾經研究過幾百個方案,目前終點大致確定在薊門橋附近。”楊廣武說。
記者了解到,昌平線南延工程將穿越清河、學院路地區等多個出行需求量較高的區域,最終有望與地鐵9號線實現南北“握手”。
區別于其它線路,“駛出”北京的平谷線關注度頗高。早前,市交通委曾對外解讀,京津冀將建設1000公里的區域快線,而平谷線將是這些線路中的第一條。按照此前披露的平谷線工程示意圖,平谷線全長72公里,其中約22公里穿過河北,如果平谷線按照初步規劃建設,平谷、燕郊上班族的出行環境將得到改善。
與普通地鐵最快80公里的運營時速相比,區域快線列車最高時速能達160公里;同時,快線站間距平均為六七公里,運行速度大幅提高,預計平谷線列車跑完全程,大約只需四五十分鐘。據了解,平谷線在京內設站比較密集,出京后站間距拉大。
考慮到CBD地區日漸擁堵的地面交通,CBD將建專用地鐵線。根據初步規劃,CBD線走向呈“Z”形,斜穿CBD地區。線路起于地鐵6號線東大橋站,沿著朝陽門外大街向東經過三環后,向南轉入針織路,經過CBD核心區后繼續南行,穿過通惠河沿九龍山路向南,到達廣渠門外大街,最終向東接入地鐵九龍山站。
CBD線有望成為北京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中第一條APM線,即自動捷運系統。這種軌道交通系統的車輛采用橡膠車輪,依靠導向軌引導方向,在兩條平行的平板軌道上運行,被定義為新型快速客運交通。
根據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建設規劃意見,2021年前,本市共規劃建設29條線路,長約999公里。目前,本市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共16條,長約29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