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1月19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調研時指出:“希望云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對云南而言,這既是一種期待和鼓勵,更是一種要求和任務。實現跨越式發展,對一個西部邊疆省份絕非易事。云南正以巨大的熱情和實干精神,迎難而上,全力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

1月15日,即將完工的云桂鐵路南盤江特大橋 王會堂攝
云南跨越發展蓄勢啟航
“希望云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一年來,云南按照這一思路和目標主動作為,扎實推進改革,突破制約瓶頸,經濟運行穩健,產業升級步伐堅定,精準脫貧決戰打響……跨越發展正蓄勢啟航。
擔當使命,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
“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這是黨中央的千鈞重托,也是4700萬云嶺兒女的共同期待,更是西部邊疆省份云南的背水一戰。
現實省情擺在眼前:人均GDP不到5000美元,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整體滯后,城鄉居民收入與全國差距較大,貧困人口數量居全國第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云南任務艱巨、時間緊迫。
決勝小康,時不我待。2015年3月,云南省委九屆十次全會對推動云南跨越發展作出全面部署,吹響了跨越發展的沖鋒號。隨后,云南連續舉辦10期高規格、高質量的跨越發展專題培訓班,前后歷時3個月,1955名廳級干部和縣級黨政“一把手”輪訓一遍,全省上下凝聚了共識、堅定了信心。
跨越發展的目標是什么?云南提出若干可衡量的指標:GDP年均增速高于全國,人均GDP與全國水平差距縮小,經濟總量位次力爭前移,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基礎設施網絡更加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等。
怎樣才能跨越發展?“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成為各級干部共識。云南省委書記李紀恒強調:“必須自覺把云南發展放在全國大局中謀劃,更多承擔國家使命,在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中積極作為、尋求突破。”
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六大經濟走廊云南坐擁其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云南是“龍尾”,都大有可為。
云南省委副秘書長趙壯天介紹,在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中,云南獲得了國家更多支持。包括對高速公路、鐵路建設給予更多補助;批準滇中引水工程項目建議書;批準設立滇中新區;批準設立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等。
明確方向,聚焦三大定位精準發力
“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這三個新戰略定位,明確了云南跨越發展的方向。
云南省長陳豪指出:“這是黨中央著眼于新的時代背景和全國戰略布局,為云南確定的新坐標、明確的新定位、賦予的新使命。”
2015年,云南聚焦三大定位精準發力,取得了新的成就。
——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扎實推進。云南省民宗委副主任徐暢江介紹,秉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理念,云南去年投入1300多億元扶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創下新的歷史紀錄。民族地區主要經濟指標繼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大理洱源縣鄭家莊,7個民族聚居一個村莊,親如一家。“漢族春節、藏歷新年、白族本主節,不管哪個民族的節,我們7個民族都一起過。”鄭家莊村支書何家福說,每年中秋節,全體村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以鄭家莊為代表,民族團結之花在云南絢麗綻放。
——生態文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云南堅持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并將其固化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設計,不少舉措和制度走在了全國前列。2015年,云南首創縣域生態考核體系,取消生態脆弱貧困縣的GDP考核,探索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滇池是云南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面鏡子。通過不懈治理,滇池目前已進入復蘇階段,水質持續好轉,生態不斷改善。據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消息,得益于滇池生態改善,湖濱濕地物種顯著增加,消失30多年的野生鸕鶿又重現滇池。
——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提速。云南對建設輻射中心進行了頂層設計,明確建設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的定位。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也呈全方位推進之勢。
去年,第三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成功舉辦,外經貿成交額、簽約金額創下新的紀錄;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在昆明舉辦,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客商來華“拉游客”;紅河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建設共同總體方案獲得兩國簽署。
攻堅克難,推動跨越發展蓄勢啟航
今年1月舉行的云南省兩會傳出喜訊:2015年,云南生產總值完成13930億元,同比增長8.7%。
這是一份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成績單。“面子”體現在: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經濟增速高于全國,“微笑曲線”持續上揚。“里子”體現在:城鄉居民“有活干、有錢掙”,增速放緩換來了效益提升、結構優化和環境改善,轉變發展方式取得了實質進展。
人們欣喜地看到——
基礎設施建設蓬勃開展。圍繞路網、航空網、能源網、水網和互聯網,云南狠下決心打響“五網建設五年大會戰”。瀘沽湖機場通航,南北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滇中引水、玉臨高速、祥臨鐵路等重大工程獲得國家批復或開工。
產業升級邁開堅實步伐。針對產業結構積弊和薄弱環節,云南提出開放型、創新型和綠色化、信息化、高端化的“兩型三化”產業發展思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大數據、生物醫藥、旅游、石化、汽車等產業勢頭良好。
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向社會公布了省級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國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公車改革等全面實施,電力體制改革試點、收入分配、財政金融、商事制度等領域改革深入推進。
精準脫貧攻堅決戰打響。到2014年底,云南還有貧困人口574萬人,數量居全國第二;扶貧重點縣和片區縣93個,數量居全國第一。面對“短板”,云南迎難而上,打響了精準脫貧攻堅決戰,確保2020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災后重建取得階段成果。魯甸地震、景谷地震災區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受災群眾紛紛搬入新居,開始新的生活。魯甸縣龍頭山鎮黨委書記李善云說:“我們確保每個受災群眾不受凍、不挨餓,安全溫暖過冬,歡樂祥和過節。”(半月談記者 唐衛彬 李自良 伍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