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一些代表委員談道,主動、堅決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重要的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將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決不能當“收發室”。
“領導干部的責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級的指示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能當‘收發室’,簡單地照抄照轉。”這是鄧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針對當時一些領導干部工作狀況說的一句話。30多年過去了,他的這句“不能當‘收發室’”的忠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落實黨中央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項決策部署,就要在領悟中央精神的前提下,創造性地執行、結合實際地貫徹、接“地氣”地落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地辦理,而不是當“收發室”、做“應聲蟲”,把上級通知和文件原封不動地轉發下去。
為什么一些好政策總是不能轉化為基層發展的動力?為什么有的好措施在基層執行中變形走樣?為什么部分好制度落地后不是忽“左”就是忽“右”?關鍵就是一些領導干部沒有把中央決策部署和上級精神、政策要求對接基層實際、對接群眾心聲。當年,毛澤東同志就批評過這種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事實上,對為官者來說,有兩種做官的態度:一種是為己做官;一種是為黨、為國、為人民做官。只有一心為黨、忠心為國、傾心為民的人,才會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經常自覺、主動、堅決地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同時對接基層實際,對接群眾心聲。而那些為己做官者,唯恐出了錯,丟了烏紗帽,只好盲目執行、照搬照抄!
當下是一個講擔當的年代,做“收發室”是萬萬不可的。目前,全面深化各項改革的任務異常繁重,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異常艱巨,迫切需要領導干部提高辯證思維、系統思維、戰略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增強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順應事物發展趨勢,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結合起來,使發展思路、規劃、方案符合客觀規律,符合黨中央指示精神。
“道不虛談,學求實效”。不做“收發室”,就要善于“仰觀俯察”。只要做好“仰觀”的工作,切實吃透上情;做好“俯察”的工作,把頂天和立地對接起來,就一定能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桑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