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民企防控法律風險
幫民企注射“疫苗”防治內部貪腐“頑疾”
浙江武義:牽頭各方建立11項長效協作機制
本報訊(記者范躍紅 通訊員王凱玲)“這些措施為企業規范采購、倉儲、財務等崗位管理方面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我們今后一定加強對企業內部貪腐等刑事犯罪風險的防范。”日前,在浙江省武義縣檢察院承辦的“加強民營企業內部貪腐懲治和預防”新聞發布會現場,該縣旅游休閑用品行業協會會長張曉新說道。
一個多月前,武義縣委書記姚激揚收到一位民營企業家的求助信:“幾乎每家私企都面臨著采購拿回扣、業務員變相拿好處、網上銷售變相通過促銷以及廣告等方式侵占公司資產等內部貪腐問題,希望政府召集法律專業人士,為我們找到好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大部分民營企業規模小、根基不深,風險抵御能力較差,我們在幫助企業解決‘外患’的同時,更不能忽視企業的‘內憂’問題。”姚激揚當即將信交辦給了武義縣檢察院檢察長曹九利。
“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就從加強民營企業內部貪腐懲防工作做起,不能讓一個業務員毀了一家企業!”該院隨即組織人員對轄區內近五年發生的民營企業內部貪腐案件進行了梳理。據統計,2016年以來,該縣共查處涉民營企業職務犯罪案件20件28人,涉案金額達1653.8萬元。“而這些僅僅是民營企業內部貪腐現象的冰山一角,實際上還有相當一部分案件事實上已發生、但企業由于各種現實考慮而私了,或者企業還未發現員工的貪腐行為。”曹九利說。
為凝聚多方合力,有效解決民營企業內部貪腐頑疾,8月25日,由該院牽頭,與公安、法院、工商聯共同會簽并印發了《進一步加強民營企業內部貪腐懲治和預防工作的意見》,成立民營企業內部貪腐懲治和預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日常聯絡、專項打擊、案件通報、法律服務互動、民營企業風險防控等11項長效協作機制,共同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一流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機制建立了,還要宣傳到民營企業內部。”9月9日,該院與縣委組織部(兩新工委)、公安局、法院、工商聯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年縣內民營企業內部職務犯罪查處情況,就強化企業黨建和內部反腐機制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檢察院牽頭各方合力為民營企業注射廉潔‘疫苗’,我們非常感謝。接下來我們要對企業的業務員進行廉潔教育。”參會的浙江明招印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泉忠說。
范躍紅 王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