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段光耀 殷 婷 李衛芳)9月11日至14日,商洛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在柞水縣舉辦2024年陜西省專家服務基層示范團暨柞水木耳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班,對柞水縣木耳產業領域的生產技術員、管理人員、種植戶等70多人進行了專題培訓,逐步解決該縣木耳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技術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培訓班分為專家授課和現場實訓,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用菌中心主任李鳴雷等4位省、市知名專家,圍繞木耳標準化栽培技術、木耳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黑木耳品種適應性分析及栽培關鍵技術、柞水木耳質量安全形勢分析與品牌建設等內容,對技術應用的難點和關鍵點進行了深入詳細講解。在金米村木耳生產基地,授課專家圍繞木耳形態特征與選育品種、菌種生產技術、木耳掛袋的方式以及數量和模式進行全面講解,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細致解答。
商洛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實施《袋栽黑木耳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袋栽黑木耳新品種選育》等項目,采集了八株秦嶺野生木耳菌株并進行了野生馴化試驗,加強黑木耳雜交新品種選育試驗,初步篩選出了幾株優良菌株;實施《黑木耳新栽培原料配方對比試驗》項目,試驗篩選出核桃木屑、蘋果木屑兩個適宜商洛市生產黑木耳栽培袋的優良木屑原料。
近年來,全市按照“擴規模、強加工、創品牌、優生態、促融合”思路,以提升菌種繁育水平、培育領軍龍頭企業、增強產品加工能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為重點,建成規模化木耳生產基地87處、木耳生產大棚3600個,建成年產1000萬袋以上的菌包生產線7條,木耳生產企業20多家,合作社35個,木耳產業從業人員5000多人,切實把“小木耳”做成了“大產業”,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