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車智能與安全高峰論壇在京舉行。上海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在會上表示,要實現從互聯網到車聯網的跨越,最大的攔路虎是安全問題。
近年來,隨著城市智能交通體系的建立,智能與安全逐步成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主旋律,車聯網概念也應運而生。為了使汽車駕乘者獲得更加安全的出行,企業紛紛開發針對智能化和主動安全防護方面的產品,而當前國內汽車在智能化和主動安全防護方面的應用狀態卻相對較低。
如何才能盡快推進汽車智能化和安全技術的應用,成為當前汽車業界的主要研發方向之一。
車聯網方面研究專家劉志晗認為,車聯網是人、車、終端,以及環境協同的一個可管、可控、可信和可運營的開放式網絡系統。在系統里利用各種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對系統中的人、車、終端、網絡,道路基礎設施的復雜元素,大量的靜態信息,動態信息進行有效的感知、傳輸、計算或者叫決策,最后是控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為網絡系統中的智能管控和信息服務用戶提供支撐,最后實現豐富個人汽車生活,提高出行效率,改善城市管理水平,降低城市運營成本的目的。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朱西產教授認為,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在智能化方面的突破,未來的汽車或將帶給我們更多驚喜。汽車作為人們重要的消費品之一,在為人們帶來快捷、便利的同時,也為汽車社會帶來了諸多問題,諸如交通擁堵、交通事故等,究其原因是目前的汽車還不具備智能化特性。
他認為,在今后的汽車設計和研發中,勢必將融入更多信息技術、智能化控制手段,使今后的汽車更加安全可靠。
對于智能化和安全技術的應用又是否會改變未來汽車的消費格局,來自汽車業界的專家學者及媒體代表普遍認為,隨著智能化、車聯網等信息技術與汽車行業的融合,當前的汽車消費觀念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發生轉變,今后的交通環境和出行理念也將隨著安全水平的不斷提升而得以改善。(姜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