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吸引力日益明顯,企業轉板3大戰役打響。統計顯示,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正在向1200家大關邁進。調查顯示,企業爭上新三板,更直接的沖動來自于新三板逐漸打開的融資功能。2014年以來,新三板合計完成154次股票發行,融資金額為89.77億元,是去年全年股票融資金額的8.96倍。
除此之外,轉板的潛在收益是企業選擇新三板掛牌的另一重要理由。如今,隨著新三板影響力日益擴大和資本市場各項制度不斷完善,新三板企業轉板的途徑也不再單一。
IPO是最為常見的轉板形式。根據股轉系統提供的數據,已經有8家公司通過IPO的方式轉板成功,
對新三板掛牌公司來說,通過IPO轉板可以募集一大筆資金,也因其特殊身份容易獲得投資者關注,但IPO路途漫長,不確定性較大。由此,在目前的情況下,通過被收購曲線上市,成了第二條路徑。
近期已有包括新冠億碳、瑞翼信息、屹通信息在內的四家新三板公司因被并購而公告申請退出新三板。
《收購辦法》、《重組辦法》兩個辦法的推出為日后非公眾公司重組并購提供了指引和幫助,同時也為新三板日漸火熱的并購重組市場添了一把火。
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中國新三板服務商協會發起人李浩先生(網名:三板私募,微信號18610665070)分析稱,新三板并購重組的出臺,便于中小微企業集合優勢資源、促進產業升級,利于產業資本的進入和退出,彌補交易所市場在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的空白。將成為中小微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手段,未來股轉系統也將成為中小微企業并購重組的重要場所,如今政策出臺之后更會加速這種趨勢。
目前出現在新三板的并購案例分為兩種情形:一是上市公司并購掛牌企業案例,這種并購案例正在不斷增長。由于并購監管審核正在向備案轉型,因此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上市公司有并購的訴求。此外,新三板掛牌企業相對比較規范,因此此種并購類型將會大量出現;二是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同業整合并購案例,此種類型的并購案例主要是基于企業規模做大,為未來轉板做準備。
“第三條路徑就是被市場人士寄予厚望的直接對接。”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李浩說
近期,證監會領導表示,支持虧損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后一年轉板上市。轉主板后不但可以改善企業形象,更重要的是可增加股份流通量及方便融資,且主板的“殼”資源有價有市,不少創業板公司在滿足主板條件后都傾向于轉板。
對新三板來說,轉板的價值將長期存在。由于新三板公司業績風險、流動性風險和信息不對稱風險較高,有較大估值折價,轉板價值將長期存在;而轉板的順利實施會為未來推行注冊制鋪路,通過新三板曲線上市將是一個可行且不錯的路徑。
另外,在新三板上市,對外能提升企業形象,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對內通過市場機制充分反映市場價值,實現股權激勵,匯聚優秀人才。掛牌后,企業還可以獲得更好的創業環境,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同時,還能獲得政府部門的重視,贏得相關資助和幫扶政策。
“新三板在中國資本市場狂舞不停,今年是新三板開局元年,在國務院的不斷支持下,利好政策頻頻亮相,中小企業此時不上市等待何時?新三板呼喚中小企業回家!”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李浩先生感慨到
多數企業對新三板英雄會并不陌生。新三板英雄會是全國首家服務于新三板掛牌上市的大型服務平臺,獨創1+N服務模式,提供券商、會所、律所等一體化打包服務的機構,讓企業省時、省力、省心,省錢的同時,幫助中小企業進行上市規劃,財務規范,快速實現上市,愿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做好企業主們的上市推手,成為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堅強后盾,另外新三板英雄會還為中小企業開辟了一條融資新捷徑,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旗下的私募基金、風險投資都在挖掘企業價值實現投資意向,完成資源對接實現雙贏局面。
后記
對很多新三板企業來說,新三板是其登陸創業板或者中小板的有力跳板。新三板轉板制度一旦落實,新三板市場交易將采取公開的方式,并具備證券市場的一些基本功能,包括發行、交易、并購等,加之正在醞釀的優先股和債權融資功能,這意味著這一市場能夠為企業提供全面服務。
在新三板英雄會創始人李浩看來,對于新三板企業來說,IPO上市周期過長,因此對于新三板來說,如果能直接轉板創業板,實現上市夢,新三板的價值將得以體現,市場再次掀起轉板高潮。(來源:深圳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