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學就業難”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就業難不難,就業有多難?專家分析,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基本因素有二點:一是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與社會有效需求短期內增幅有效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二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和服務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學生缺乏就業軟實力。對此,國家提出各項政策,比如國家教育部提出的125人才成長計劃,以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
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提出的125人才成長計劃,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中國創業就業扶助工程”發起人、“感動中國十大創業人物”、中科創意產業園董事長鄧明善,聯手團中央,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中技術市場協會、文化中國行、各大學團委、創業就業指導中心共同發起“全國大學生創就業扶助行動”,同時邀請全國知名培訓專家、企業人力資源部以及銀行機構共同參與此工程,發力大學生創就業,進而向社會輸送優質人才。

專家云集 彰顯權威
為了彰顯全國大學生創就業扶助行動的權威性,該平臺將預邀請鄧明善、李彥宏、雷軍、于丹、董明珠、李陽、陳安之、俞洪敏、張超全、婁強、孫博伍、周建剛、周思敏等百名各行業的精英人物、企業名流、成功人士,進行面對面授課,架起企業家和大學生之間交流的橋梁,萃取有益于大學生的文化,疏通好渠道,吹響起號角,開啟多信源,搭建多載體,為廣大中國大學生提供一份高質量的精神食糧和一條源源不斷的助力河,幫助中國大學生提升軟實力,更好的就業、創業。
精品課程 彰顯專業
全國大學生創就業扶助行動通過“文化中國行宣講”、殘疾人藝術團勵志演出、名人名師專業軟實力+技能培訓、企業創業項目引進與扶植、定向培養學生就業及提供對口實習機會等幾個環節,從不同的層面提升大學生能力,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平臺與資源。其中,在課程培訓上,從時代趨勢、實戰技能、成長能力三方面衍生出十六堂課,包括移動互聯網營銷與技能培訓、企業營銷與管理培訓,禮儀口才與軟實力培訓、名師交流與社會實踐活動,助力中國大學生掌握創業就業真本領,更好地進入社會。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大學生創就業扶助行動發起人鄧明善,在創意產業發展了十年,帶領的企業共研發推廣了數十個數碼、裝飾品牌創業項目,百個系列,千個產品,累計擁有百余項專利技術和榮譽證書,在產品研發、策劃、推廣、招商的過程中,累計經驗、資源以及渠道,已自成體系,在2013年發起成立了“渠道(中國)聯盟”,聚攏了上千家企業,幫助企業解決用人問題;2014年創立的中國文化創意強國工程,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聯盟,這都為全國大學生創就業扶助行動也提供了雄厚的企業對接平臺。
業內人士認為,通過全國大學生創就業扶助行動這一良好平臺,可以真正地將大學教育所學與實踐相融合,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成就社會急需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來源:珠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