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王文佳)經歷了去年年底一波高收益行情,進入2015年之后年末效應迅速消退,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重新回歸5字頭。記者查詢發現,預期收益率超過6%的銀行理財產品從元旦前的20多款,縮減到10余款,僅5家銀行發行了預期收益率超過6%的產品。
超過6%的僅有15款
普益財富統計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已經量價齊跌,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26%,較上期下降14個基點,其中預期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理財產品共72款,環比下降6.25個百分點。記者查詢發現,昨日廣州地區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中,預期收益率超過6%的產品僅有15款。其中,南洋商業銀行發行的一款掛鉤滬深300指數的結構性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達13%;平安銀行發行的另一款掛鉤股票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次之,達8%。非結構性理財產品中,江蘇銀行的一款新客戶專屬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達6.2%,起購金額較高為5萬元。此外,元旦專屬型理財產品在預期收益率5.5%以上的高收益產品中占據了7款,分別由平安銀行、光大銀行發行,預期收益率從5.9%到6.2%之間,起購金額為5萬元到100萬元不等,期限從63天到150天。
收益率將溫和調整
銀率網分析師牛雯表示,受到降息等影響,未來銀行理財產品博高收益的情況出現的概率較低,在接下來的時間中理財產品收益率將會面臨溫和的調整,建議投資者鎖定中長期的高收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