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關于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業界普遍認為只對消費有貢獻,與投資、出口拉動無關,這是一個誤區。”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表示,“旅游不僅是消費熱點,也是投資熱點、出口熱點。”
數據顯示,從消費拉動來看,2013年,我國居民國內旅游總花費占居民消費支出總額的12.38%。居民旅游支出的提高,給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在未來的旅游工作中,要大力開發新產品、新業態,促進旅游消費轉型升級,把傳統產品升級和豐富新產品新業態擺在突出的位置,推動旅游產品結構由觀光為主,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發展轉變,推動三大市場全面發展。要進一步培育大眾化旅游消費新熱點,深入挖掘旅游購物潛力。
從投資拉動來看,2014年全年完成旅游直接投資6800億元,同比增長32%,比第三產業投資增速高15個百分點,比全國投資增速高16.2個百分點。未來3年,旅游直接投資將超過3萬億。持續推進旅游品牌開發,利用旅游項目投資的強大帶動性優勢,如果按照1比5的帶動系數,未來3年將帶動15萬億元以上的綜合投資。鄉村旅游、旅游小鎮建設、大型旅游景區開發、休閑度假區建設、醫療健康旅游和養生養老旅游、文化旅游、生態旅游、海洋旅游、在線旅游、大型旅游演藝項目、旅游商品和戶外休閑用品、自駕車和房車營地、大型旅游裝備制造業等正在成為旅游投資的熱點領域。對未來旅游業投融資方面,國家旅游局將營造公平競爭的營銷商業環境,構建統一開放的旅游大市場,并聯合金融機構和大型旅游企業等,共同設立中國旅游產業促進基金,實行市場化運作,重點支持投資需求大、綜合效益好并且具有示范作用的旅游項目建設,多措并舉創新旅游投融資平臺。推進旅游企業集團化發展,支持旅游企業“走出去”,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構建“中國國際旅游目的地”系列品牌。
從出口拉動來看。隨著出境旅游的大規模快速增長,開拓旅游外交,構建旅游對外開放新格局成為必要。在未來的旅游工作中,要圍繞“一帶一路”戰略開展國際旅游合作;突出大國間旅游合作;深化與目的地國家的旅游合作;深化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合作,推動跨境旅游的發展;加強與發改委、公安部、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的合作,與周邊國家之間形成良好的跨境旅游合作關系,分步落實特殊的旅游方式和政策。
李金早舉例說,在歐美收購一個中等規模的四星級酒店大約需投資1億美元,改造裝修等需要再花費1億,大部分建筑材料、酒店用品、各種設施和裝備都是從中國出口過去,許多酒店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也都從中國帶過去,旅游業對中國的出口綜合帶動效應日益顯著。根據國家信息中心課題組初步測算,2013年旅游業拉動出口約占當年出口的7%以上。出境旅游,以人員“走出去”為先導,帶動對外投資、貨物出口、技術出口和服務出口,是新一輪出口和對外投資的先遣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