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在北京市朝陽區揭牌——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就此誕生。
據了解,該實驗區是文化部、北京市“部市合作”的重要項目,被業內視為文化產業政策先行先試的“試驗田”。這塊“試驗田”具體啥模樣?能發揮怎樣的作用?記者日前進行了深入采訪。
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先例可循
在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創意人“扎堆”的場所往往有著深深的工業化痕跡。北京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產業走廊區域內今年新增的5大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幾乎均由老廠區改造而來。
在位于朝陽區雙橋地區的E9區創新工場,規劃師向記者介紹,這里的前身是三元食品乳品一廠。園區有效整合了藝術、創意、人文、工業等元素,整體被規劃為兩個板塊,西區以集聚辦公、產業功能為主,東區以藝術人文、工業文化為主,老乳品廠的瓶瓶罐罐一下子成了最上檔次的陳設品。
近年來,文化產業作為北京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日益凸顯。2013年,北京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3%,2014年1月至9月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實現總收入7451億元,同比增長9.2%,文化創新對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不斷加強。
北京市朝陽區在文化上的優勢和發展文化的思路,印證著北京文化發展的深層次思考。
作為北京的城市功能拓展區,朝陽區歷經規劃引導發展、環境促進發展、管理規范發展的歷程,正在進入文化引領發展的新階段;經歷了從農業驅動、工業驅動、服務驅動到文化驅動的深刻轉變。
“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先例可循。”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吳江波坦言,要耕作好這塊試驗田,有賴于良好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
對此,朝陽區區長吳桂英很有信心。這底氣在于,朝陽區2013年成為全國首批國家文化公共體系示范區,全區文創企業達到1.3萬家,占北京四分之一,實現增加值占全區GDP的14%,占北京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的23%。
讓真正的文化創意人才沉下心來做事
驅車沿長安街東行進入朝陽區,文化地標鱗次櫛比。
這里聚集了國家廣告產業園、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國家音樂文化產業基地、國家動畫產業基地等一批國家級產業園區和47個重點基地,涉及新聞出版、影視、廣告、動漫、新媒體等文化企業1.6萬余家。
其中,既有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200余家中國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傳媒巨頭,也包括阿里巴巴、亞馬遜等2000余家互聯網新興媒體企業,以及BBC、美聯社等近200家國際知名新聞機構駐華辦事處。
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正是依托CBD-定福莊傳媒走廊建立起來的。
車越往東行,標志性的建筑逐漸減少了——有學者制作了一張CBD-定福莊傳媒走廊熱力圖后發現,沿著這條走廊一路東行駛過中國傳媒大學,低層級發展空間和城中村地貌逐漸顯現。朝陽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謝瑩坦言,在實驗區東部仍有一批國有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發展,還有一批低端的有形市場亟待騰退,總計700萬平方米的空間面臨規劃。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朝陽區提出以文化創意產業打通東西部地區障礙,培育產業鏈條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整體思路。目前,圍繞文化傳媒等主導產業,傳媒走廊地區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和服務鏈、供應鏈,將為下一步實驗區的規劃發展建設奠定基礎。
未來,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將聚焦創意設計業、動漫游戲業、演藝娛樂業、文化傳媒業等八大優勢產業,打造創新文化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文化產業金融服務中心等六大功能項目。
“8+6”的組合拳,指向十分明確。前者揭示了發展創意設計業,推動文化創意與工業設計、建筑設計等深度融合的鮮明目標,后者則表明了為文化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具體方式。
“讓真正的文化創意人才沉下心來做事,培育項目的事交給了解文化的金融企業平臺來完成。”北奧集團董事長、北京萊錦文化創業產業園負責人武曉南認為,文化產業發展需要的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和物流都應該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得到匯總,大家在這里共享信息、共享政策,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試驗成功的標志是要對國家有用
中央有關部門提出期望,在北京規劃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是為了推動國家層面各項文化產業政策先行先試率先落地,全面提升北京文化創新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進而為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探索路徑,作出示范。
北京的理解是,試驗成功的標志是要對國家有用。
北京市市長王安順表示,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和享譽世界的歷史名城,北京有責任有義務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先行先試,積極探索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徑、新手段,力爭把實驗區建設成為文化產業改革的探索區,文化經濟政策的先行區,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區,促進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努力為全國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提供經驗。
吳江波認為,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建設要體現文化產業的規律、特點和地方特色。推動國家層面和北京市出臺的一系列文化產業政策落到實處,形成可以總結推廣的實驗成果。
在北京廣告協會秘書長郭素友看來,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必須對整個業界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廣告業而言,中國雖然是廣告大國,可至今不能形成像法國戛納廣告界、英國倫敦廣告界、韓國釜山廣告界一樣的集群品牌。這塊文化“試驗田”的誕生,將使廣告界形成合力成為可能。
“國家批復叫‘實驗區’,為什么不叫示范區?說明這個事情還沒有成功,要把成功概率做大,也要容忍失敗。關鍵要看是不是于國有利。”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產業中心主任熊澄宇認為,對這塊“試驗田”的聚焦更多應放在“國家”二字上,“‘國家’二字意味著示范、引領、集聚、放大。這個園區雖然地處北京市朝陽區,但要整合的絕不僅是朝陽區的資源、北京的資源,應該是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源。”(本報記者 董城 張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