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CCI1指數昨天報397.00元/噸,較前一期上漲0.50元/噸,較上周同期上漲1.00元/噸。煤炭CCI2指數昨天報347.00元/噸,較前一期上漲2.00元/噸,較上周同期上漲2.00元/噸。但昨天中證申萬煤炭指數大幅下跌2.94%,自4月28日以來的跌幅更是達到了11%,遠高于同期上證指數4.8%的跌幅。煤炭價格的反彈能否帶動煤炭股在下周也反彈,市場拭目以待。
現象:庫存一個月降了近半
中煤集團內部人士透露,平九煤種近日作出新的價格調整。自5月14日零時起,平九優惠調整如下:低硫煤(硫分低于1.5%)量大優惠取消;硫分大于1.5%高硫優惠幅度降至10元/噸,硫分大于1.8%高硫優惠取消。市場人士表示,經過中煤5月中旬價格方案調整,硫分大于1.5%的平九煤種相當于變相漲價10元/噸,硫分小于1.5%的煤種相當于變相漲價5~10元/噸。市場煤價隨即全面上漲。
北京某貿易商表示,最近市場出貨還不錯,普遍對后期市場看漲。廣東某貿易商也表示,5500大卡報價405元每噸,5000大卡報價350元每噸,最近銷售比前期略好。北京某貿易商表示,前天想采購平九型號的煤,但根本沒貨,即使能排得上計劃的老戶,船到那邊開始算排隊都要等5天以上,算上船舶滯期,成本也還是不劃算。曹妃甸港的煤從4月中旬最高庫存800萬噸降到了現在500萬噸,一個月時間降了300萬噸。
浙江有煤炭貿易商表示,現在天津港5500大卡煤平倉價為385元,感覺煤價已見底,7~8月份煤價應會有反彈。
北京某貿易商也表示,現在5000大卡,蒙煤都沒貨。內蒙某生產商表示,現在鄂爾多斯主要集裝站庫存持續下降,停產面積繼續擴大,價格趨高。
近期下游用戶和貿易商集中要船拉貨,本周國內沿海煤炭運費連續走高,環比上周上漲3~5元/噸左右。
原因:上游虧損不愿意發貨
近期煤炭為何告別一年多的價格下跌轉向反彈?
下游某電企人員表示,最近采購多了一些,主要以4500~5000大卡煤為主。目前市場5000大卡以下的需求不錯,后期低卡煤價格應該會領漲。
“不過這不是因為下游需求多好,而是上游虧損都不愿往港口發貨了。造成現在低熱值煤都緊俏得很,所以漲價也是正常。” 汾渭能源研究所煤炭行業分析師王旭峰分析到。王旭峰還稱5月下旬煤炭價格確實能有所上漲。但也有煤炭貿易商繼續對7~8月份的市場仍然看淡,因為仍會有比較多的煤炭企業會倒閉。
安迅思大宗商品研究中心分析師林曉桃表示,神華及中煤的低卡煤,相繼提價或減少優惠空間,或是國內大礦與進口煤打時間差,作試探性上漲,一是因為進口煤暫時進不來,船期至少也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二是因為國內低卡煤產量低,價格低廉,貨源相對偏緊。
預期:煤炭價格反彈走不遠
到底這波煤價反彈能走多遠?與煤炭廠家和貿易商的偏向樂觀不同,下游煤炭用戶多認為煤炭價格反彈走不遠。華南一電廠人士認為,從目前的供需情況看,尚無任何支撐上漲的理由。經濟增長面臨壓力,社會用電量低速增長,火力發電量持續下降,近幾個月更是雨水充沛。即使進口煤暫時進不了中國市場,但進口煤數量所占中國煤炭消費總量比重不大,強行拉漲下水煤價格也難以改變整個國內市場的頹勢。
山東一電力人士對低卡煤價的上漲也表示質疑。該人士稱,當前電廠庫存不算低,而電煤需求偏弱。通常6~8月份是一年中用電量高峰期,但廠里的計劃電量指標較去年同期出現削減。另外,因今年首次上網電價的下調,幅度之大為近年所罕見,極大壓縮了電廠利潤空間,故煤價也將承壓。該人士認方目前煤價不具備拉漲的動力。
分析師:煤價全面反彈仍需下游回升
分析師林曉桃認為,國內大礦嘗試性地漲價,也屬正常行為。畢竟沒有商家會自愿將促銷進行到底,每一次的降價都是市場供需失衡導致的被動行為,要么產品堆壓太久,需清理庫存回籠資金;要么銷售壓力過大需加大促銷力度。5月中旬國內沿海運費再度上漲、黃驊港到船量空前增加,而統計局最新公布的4月份火力發電量繼續出現負增長。未來行情的走向很大程度取決于天氣的炎熱程度及降雨量的多寡。但若缺乏實質性需求的支撐,即使出現拉漲行情估計亦難以持久。
安迅思的分析師鄧舜調研了解到,從短期來看,煤價繼續下跌的空間不大,預計將以低位徘徊為主。而現時除了部分低卡煤種之外,5500大卡和5000大卡等的主流煤種在北方港口并不缺貨,因此,煤價全面反彈仍需下游需求回升、大礦價格策略及其他因素的配合。
煤炭股全行業虧損為時不遠
統計顯示一季度,中信煤炭板塊的37家上市企業中,有17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出現虧損,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虧損企業將達到20家,占比超過54%。而若剔除中國神華,今年一季度36家上市煤企凈利潤總額虧損13.32億元。
中信證券分析師祖國鵬在研報中表示,整體而言,預計二季度煤價較一季度環比將下降10%左右,同比降幅或達到15%~20%;第二季度單季絕大多數企業將出現虧損,中報扣非后虧損企業比例將超過50%,行業整體業績降幅或在60%~70%。
“經濟企穩跡象難尋,行業下行趨勢未變。”長江證券分析指出,多數煤企在2015年1季度陷入虧損或逼近盈虧線,2015年1季度15家公司年化ROE僅0.40%。2015~2016年仍是煤炭新增產能投產高峰期,行業供需寬松。不考慮成本下降,當期煤價對應行業規模以上利潤總額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