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正在穩步推進,各地相繼推出地方版的對接措施。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各地方如何融入并借力“一帶一路”戰略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將是各地方政府重點關注的方向。
加緊布局“一帶一路”
西北地區在“一帶一路”戰略中意義重大。國家提出要推進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陜西、甘肅、寧夏、青海要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在這一背景下,寧夏提出將借助與阿聯酋開放第三、第四、第五航權作為契機,以3000公里內能夠輻射中亞、中東、東南亞各國的空中走廊節點優勢為平臺,把寧夏推向“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重要位置。
寧夏提出,今后將在金融市場開放、金融機構發展、金融產品創新、本幣跨境結算等方面,加強與阿拉伯國家的合作,建設中阿金融合作示范區。不但要把阿拉伯國家的資金引進來,寧夏還計劃通過建設銀川、石嘴山、中衛三大物流樞紐,為國內外貨物東聯西出、西來東去提供全面物流服務,提升寧夏作為戰略支點的外引內聯作用。
地處西南地區的廣西具備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國家提出,廣西要構建面向東盟區域的國際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今年以來,廣西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明顯增多。據南寧海關統計,今年1至4月,廣西對“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貿易總額518.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4%,高出同期廣西外貿整體增幅8.1個百分點,占同期廣西外貿進出口總額的61.7%。
上海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兩大戰略交匯點,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上海已經初步形成了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方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64個重要經貿節點城市,其中13個是上海的友好城市,上海正積極與這些城市建立經貿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14年底,上海已與阿聯酋的阿布扎比簽訂經貿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備忘錄,啟動金融、能源、農產品產銷等領域的5個重點合作項目。
機遇與挑戰并存
賽迪方略城市經濟顧問有限公司地區經濟研究中心謝嘉劼認為,“一帶一路”為國內各地區產業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一方面,在“一帶一路”的合作框架下,中國將與沿線各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加速各要素的高效流動,促進地區新興產業經濟的培育。另一方面,沿線各國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在需求,這為國內的產品、服務“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還有助于消化過剩的產能。
“一帶一路”賦予了國內各地區新的戰略定位。在“一帶一路”良好開局之后,各地方政府紛紛躍躍欲試,但因基礎能力、區位條件各不相同,其任務和作用會有所差異。謝嘉劼表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中,產品、服務、資本、技術等領域將實現互聯互通,從而加速建立一個充分開放與競爭的廣闊市場。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管理部門,都應當主動適應發展趨勢,以擴大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今后我國將深化與沿線國家的金融合作。企業走出去,資金支持尤為重要,“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給國內的金融機構及生產企業提供更多的資金融通渠道。各地也在推出金融扶持政策,助力本地企業走出去。比如,廣西提出,未來將擴大跨境人民幣貸款規模,吸引境外人民幣資金回流廣西。推動絲路基金支持廣西重大基建和產業項目,促進與東南亞的能源資源、港口鐵路、網絡信息等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新疆提出,將推動全國性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新疆設立分支機構,支持外資銀行機構在新疆設立獨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
兩維度挖掘投資機會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相關上市公司將持續受益。而對于投資者來講,可以從區域和行業兩個維度按圖索驥,尋找投資標的。
俄羅斯在“一帶一路”中占據著重要的戰略地位。俄羅斯遠東區域自然資源豐富,鄰近中國,具有廣闊的開發空間與潛力。中俄合作日益緊密,俄“遠東開發”戰略與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激發出新的市場空間。廣發證券陳果認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應重點關注中俄在基建、能源、高科技、經貿四個方面的深化合作,建議關注與俄方有合作基礎的相關公司,包括風范股份、福耀玻璃、玉龍股份、北大荒等。
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是當前中巴經濟合作的重要內容,更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項目。中巴兩國在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業、貿易、金融等諸多領域合作前景廣泛,北方國際、中國電建、上海電氣、工商銀行等公司值得關注。
從行業維度來看,安信證券報告指出,應重點關注那些海外業務占比高、具有較強海外業務承接和執行能力的建筑企業,除海外業務占比相對較高的中材國際、中國電建、葛洲壩、中國交建等大型建筑央企外,還建議關注專業的國際承包商,“一帶一路”帶來的業務增量效應最為明顯,主要標的包括北方國際、中成股份、中色股份和中工國際。
財富證券鄒建軍認為,“引回來”將與“走出去”形成投資閉環,實現“一帶一路”的持續和循環發展,而農業資源是引回來的重要戰略資源之一。我國較早開展境外農企收購、并購和耕地購買、租賃的集團和上市公司值得關注,相關上市公司包括中糧屯河、農發種業、北大荒、海南橡膠等。記者 李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