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乳業全球化的態勢越發加快。如何快速實現本土與國際的對接,成為了眾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思考的問題。近兩年,伊利作為乳業中快速發展的企業,近兩年在國際上動作不斷,形成了全球市場體系、科研體系、資源體系的初步格局。
2013年4月,落子新西蘭嬰幼兒配方奶粉項目;7月,聯姻美國最大牛奶公司DFA;9月,在中國輝山建立最重要的奶源供應體,即“伊輝組合”;11月,結盟意大利乳業巨頭斯嘉達。2014年2月,伊利聯手歐洲生命科學領域的頂尖學府——瓦赫寧根大學,與歐洲“食品谷”15000多名研發人員一起,共同打造一個研發實體——伊利歐洲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是中國乳業目前為止規格最高的海外研發中心。這是中國乳業與海外研發機構達成的最為重要的戰略合作之一;2014年8月,伊利集團與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 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升級伊利全球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伊利食品質量安全風險控制的能力;2014年11月12日,伊利與美國最大牛奶公司DFA聯手在美國堪薩斯州建設全球樣板工廠暨全美國規模最大的奶粉廠,該廠建成后年產將達8萬噸;2014年11月,伊利在新西蘭投入30億元建設全球最大的一體化乳業基地。這個基地同時覆蓋科研、生產、深加工、包裝等多個領域,一期工程目前已經正式投入生產運營。
除了在國際上“深耕細作”外,伊利還在國內制定了5年3步走的戰略目標——2006-2007 啟動“織網計劃”,完善下游產銷布局;2007-2009 打造“三大黃金奶源基地”,掌控上游稀缺資源;2009-2010 建設“奶源中轉樞紐”,打通上下游通路。
在這樣的全球戰略布局下,伊利和世界不同區域的乳業伙伴開展了多層次、多維度的務實合作,構建涵蓋資源體系、創新體系、市場體系的全球網絡,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