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說港交所將在7月底完成深港通準備工作。消息人士透露,被納入“深股通”啟動范圍內的深圳中小板及創業板股份將以市值2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股份為基礎,大部分“創藍籌”將入圍。《交易實況》盤前重點關注:海外資金增加中國配置,內地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再提速。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深港通”至今還沒有公布開通細節,難免有人對進展表示擔心。不過,在昨天港交所成立十五周年酒會上,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李小加說,港交所將致力于在香港建設一個巨大的境外人民幣生態圈,努力使香港發展成中國的離岸財富管理中心,把世界帶到中國門前,讓中國人通過香港投資世界,讓世界可以通過香港投資中國。“滬港通”已經個方向邁出了第一步,很快會邁出“深港通”這第二步。目前,港通”正按原先計劃推進,預期7月底完成準備工作,并重申很快會公布開通日期,會在公布后3到4個月開通。
現在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共有480家,中小板公司有759家,創業板上市公司475家,合共1714家。消息人士說,“深港通”中的“深股通”股份數目,暫定約500只道700只,股份數目規模不會與“滬股通”相差太遠,這意味并非全部中小板及創業板公司都能夠入圍。
由于部分中小板及創業板的股份質素參差及波動性較大,有可能市值在200億元人民幣以上、比較有實力的股份才會被納入。而被業內看做“創藍籌”的那些在中小板及創業板中有盈利表現,業務集中于互聯網、新能源、醫藥健康等新興行業,預計大部分會入圍。
對于李小加的這番言論,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桂浩明認為,深港通在三季度開通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桂浩明表示,深港通的模式和滬港通不會有太大的區別,差別主要在幾個方面:第一是標的物,到底什么樣的品種是適合香港投資者來投的,首先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界定。另外深港通如果開通的話,有沒有額度,額度到底是多少,這不僅僅是交易所層面的問題,還涉及到外管局的問題,涉及到國家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問題。很多特殊問題還是需要加以研究的。
滬港通、深港通推出之后,B股會是什么樣的結局?桂浩明認為,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推出實際上是加速了B股的改革,大部分B股可能會轉向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