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記者夏曉倫 楊曦)據審計署網站消息, 28日,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201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報告中專門列明了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等14戶中央企業財務收支審計結果。
部分審計結果顯示,中核集團下屬財務公司購買消費卡及禮品914.11萬元;中電投集團下屬企業花1753.66萬買高檔酒,違規授予高管人員股票期權22350萬股;南方電網下屬公司違規分包工程,涉及金額3.99億;國家電網超期未能驗收在研科研項目271項,涉及預算金額57.85億元;中糧高管購下屬企業開發房產,未付全款就辦交接手續;中國遠洋下屬公司領導干部未按規定清退所持職工持股企業4.37萬股股權;中國航空下屬公司使用虛假發票入賬,涉金額9073.88萬元;兵器集團本部及3家下屬單位8 年間多計利潤0.11億元等。
審計署企業審計司主要負責人表示,總體上看,大部分中央企業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尤其是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局面,能夠提振信心,把穩增長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積極貫徹執行國家宏觀政策和決策部署,不斷深化改革、推動完善企業法人治理、加強市場開拓和經營管理,資產和經營規模快速擴大,保值增值能力和上繳利稅保持增長,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逐步提高。但審計也發現,一些企業經營和財務管理中不同程度存在違規問題,有的內控制度不完善,內部管理比較薄弱;有的執行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宏觀政策有偏差,執行“三重一大”制度不嚴格;有的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現巨額虧損,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潛力;還有的企業發生重大違法違紀、損失浪費、嚴重違反廉潔從業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審計署建議,為了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審計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企業應切實貫徹執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決策部署,積極落實各項產業政策;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規范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強化對下屬企業的管控,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三是進一步規范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規范各項經營行為,控制成本和經營風險,確保國有資金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
上述審計署企業審計司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精神,按照“反腐、改革、法治、發展”總要求,加大審計力度,努力實現對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審計監督全覆蓋,切實發揮審計促進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保障作用。在審計時,注重揭露企業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線索,反映影響企業發展潛力的重大風險隱患和突出問題;重點監督檢查中央企業及其領導人員承擔的貫徹中央政策措施責任、經營管理責任、創新和轉型升級責任、風險管控責任、可持續發展責任和廉政建設責任;健全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及責任追究制度。通過審計,促進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守法、守紀、守規、盡責及中央企業領域的反腐、改革和發展,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推進依法治國,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