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市場走勢令投資者大跌眼鏡——在周末出臺如此眾多利好政策的情況下,幾大指數卻曇花一現,個股也是一分鐘漲停后便紛紛下跌,市場再現千股跌停的奇觀。市場的大跌也嚴重挫傷了分級基金的風頭——以往剛一上市的分級基金,其B份額通常會有兩個漲停的規律也被打破了。昨日上市的創業板B與體育B,在凈值不足0.9元的情況下,前者以0.647元的價格封住了漲停,而后者雖然以0.956元的價格一度打上漲停板,無奈拋壓大重,收盤前居然出現平價走勢!表明投資者對后市完全沒有信心。
四點原因導致市場無視利好
事實上,在上證連跌三周、跌幅高達28%以上的情況下,這個周末,A股終于迎來多個重磅政策利好。國務院召集一行三會、財政部、國資委及主要央企負責人開會,商討金融市場應對之策。從21家券商1200億增持藍籌ETF,承諾回購與增持并舉;到證金公司千億維穩;從周五打新退款,凍結的資金迅速解凍重返市場,到下半年暫停新股發行;從25家基金公司高管承諾自購,到眾多基金管理公司拍出不少于5000萬元的資金投入到偏股型基金中去;從50家中小板公司聯合倡議積極回購增持,到一些大股東承諾延長鎖定期利好,等等。
結果,認為只有一天利好、早上漲停板賣掉股票的投資者如愿收割了利好,動作慢的,想著還有更多上漲機會的投資者再次被千股跌停給套住了。而從基金的角度講,昨日也只有能享受下折好處的分級A份額的價格出現了上漲,此外一些大藍籌指數與金融類的基金有止跌企穩的跡象,其它的行業類的分級基金中,有57只分級B的跌幅超過了9%!
對于市場不為眾多利好所動的原因,有業內人士分析,一個是取消新股發行后,一些打新資金原來配置的股票倉位很可能會清掉,因為這部分投資者本身就是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二是雖然新股發行暫停,但是上市公司通過增發圈錢的口子并沒有堵上,而且之前很多增發進來的股東其成本相當低,在市場預期向下的時候,會大幅拋售手中的廉價籌碼;三是作為現貨與期貨都開通的市場,投資者容易相互影響——看到現貨跌,股指期貨開空單,而空單開多了,現貨市場更恐慌;四是目前的A股是一個嶄新的杠桿市,在嚴重的下跌情況下,杠桿資金為了保住本金,一定會不計成本地出貨,否則不單本金虧光,還有可能會形成負債,永久性地失去翻本的機會。
A股的損失靠A份額來補
在大跌的市況下,由于分級基金的杠桿作用,加上漲跌停板的限制,會出現一種非常特別的情況,就是在凈值跌停的情況下,B份額理論上下跌幅度肯定會超過10%,甚至于有可能達到20%(2倍杠桿的新基金),但是由于B份額也有10%的跌停限制,則第二天哪怕凈值不跌了,但是B份額的交易價格很可能會繼續向凈值靠攏,即繼續以一個跌停來補上昨日凈值下跌的幅度。如果補不上,就會形成溢價超高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最好的選擇還是賣出B份額,申購母基金以降低持有成本。此外,一些因為連續下跌而跌近折算價的分級基金(通常是B份額的凈值達到0.25元時),投資者最好還是賣出所持有的B份額,減少下折帶來的損失。通常目前溢價率達到30%以上的分級B,哪怕折算后3個漲停也難以回本,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折算后,分級B的溢價率要從頭來過,即在相關指數不動的情況下,其溢價率要從0開始。而一旦遇到大盤下跌,引發凈值下跌,又會把溢價的成果再次吃掉。所以分級B基金的持有者一定要關注其凈值的變化,如果不到一個跌停的距離就達到0.25元的品種,最好還是將其賣出。
連續的下跌令投資者損失慘重,那么作為基民,有啥好的辦法能夠彌補一些損失呢?尤其是分級基金的基民。業內專業人士表示,由于大跌引發眾多分級基金出現下折,因此及時買入分級A份額可以享受下折帶來的提前兌現年化收益的好處。因為下折將A份額超過對應B份額的數量全部折算成母基金分給持有人,這些母基金在目前下跌的市道中雖然看著不怎么樣,但一旦市場向上,其凈值就會上漲。就算這件事沒有真的發生,但光這份預期也能讓市場把A份額的價格炒上去。有專業炒作A份額的投資者表示,在過去幾天的下跌中,他所選擇的A份額已經上漲了15%。事實上,自6月15日市場暴跌以來,高鐵A的漲幅已經達到了17.1%,TMT中證A的漲幅為16.8%,新能A的漲幅也達到了12.3%,總共有23只A份額的漲幅超過2%!
據業內人士介紹,選擇A份額也是有講究的,一個是要選擇承諾收益在銀行定存基礎上加3%的產品比較好,加得比較多的反而不好,主要是機構拿著這些高收益的品種不愿意動,所以波動性不大;第二是選擇永續型的A類產品,這樣沒有持有的壓力;三是一定要有配對轉換機制的分級基金,這樣受整體折溢價的影響,加上套利者的操作,A份額的變化也會比較大。
權重類ETF和分級B值得關注
由于此次救市是國家隊出動,且入市資金尋求的終極目標是,在穩定股指、穩定人心的基礎上實現一定的收益,因此這些資金會尋找安全邊際較高的產品介入。從昨日的市場表現來看,上證50、上證180以及滬深300等估值較低的基金走勢相當良好,而以銀行為主要投資對象的銀行類、金融類的基金也表現不錯。因此跟著國家隊炒基金也是一個重要的投資思路。
以上周末交易所公布的最新規模信息顯示,滬深兩市上市的ETF在上周出現空前的巨額凈申購,合計約有高達600億元資金流入,創出歷史之最。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吸金規模最大,該ETF截至上周五規模為85.48億份,單周份額激增50.02億份,增幅達到1.41倍,按照上周成交均價估算,約有210億元資金流入華泰柏瑞300ETF。華夏上證50ETF上周份額大增64.14億份至169.26億份,單周份額增長六成,約有173億元資金流入,資金流入規模位居第二。
華安上證180ETF則是另一只吸金超過百億的藍籌ETF。上周五,該ETF總規模達到42.7億份,單周凈申購32.34億份,增幅高達3.12倍,按照該ETF成交均價估算,約有120億元資金流入。這樣,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和華安上證180ETF三大藍籌ETF上周吸金規模合計達到500億元,成為資金抄底的絕對主力。
除了上述三大ETF之外,其它主要藍籌ETF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資金凈流入。其中,華夏滬深300ETF吸金約40億元,國泰上證180金融ETF吸金22億元,嘉實滬深300ETF資金流入10億元。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估值較低的藍籌ETF出現大規模的資金凈流入之外,還有其它不同風格的ETF也出現了凈申購。其中,南方中證500ETF上周出現5.63億份凈申購,按照成交均價估算,資金凈流入規模達到45億元,而創業板ETF上周也出現2.12億份凈申購,約有5億元資金流入。
除了滬深交易所上市的ETF之外,港交所上市的兩大RQFII ETF上周也迎來顯著的資金流入。其中,南方東英旗下南方A50ETF出現2.28億基金單位凈申購,資金凈流入規模為28.8億元,華夏香港旗下滬深300ETF出現5775萬基金單位凈申購,資金凈流入規模為24.5億元,兩只RQFII ETF上周合計吸金超過了50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A股ETF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出現如此巨量的資金凈流入,這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上周六,21家證券公司召開會議并發布聯合公告,決定合計出資不低于1200億元,用于投資藍籌股ETF,預計藍籌ETF有望繼續獲得更大規模的資金流入?!?(記者 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