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歐投資進入“快速增長期”。在昨日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目前,中國正在與歐盟共同探討“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3150億歐元戰略投資計劃對接。
今年1至5月,中國對歐非金融類投資42.1億美元,增速高達367.8%。中國企業在歐投資大項目不斷涌現。
據沈丹陽介紹,中國對歐投資領域不斷拓寬,涉及工程機械、汽車、地產、航運、電信、能源和金融等多個領域。
“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新工業法國”、“英國制造2050”等戰略都強調產業轉型升級,中國倡導的“亞歐互聯互通”與構建泛歐交通網絡、中歐陸海快線、新歐亞大陸橋等基礎設施項目有許多共通之處。他同時認為,中國“互聯網+”與歐洲單一數字市場建設、歐洲智慧城市的建設可以相互促進。
沈丹陽同時指出,中歐金融合作前景持續看好。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歐盟國家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歐盟歡迎中國參與歐洲戰略投資計劃,釋放了與中國加強金融合作的積極信號。據他介紹,李克強總理訪歐期間,中國金融機構與歐方簽署了許多合作協議。李克強總理倡議雙方用好7000多億元人民幣互換機制,發揮在歐洲的4個人民幣清算行作用,健全RQFII制度,這些都將為中歐經貿合作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
■新聞鏈接
前5月中國汽車出口下降9.1%
商務部稱系匯率因素所致
北京晨報訊 (記者 劉映花)針對今年以來中國汽車出口下降較快現象,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表示,其受匯率、海外投資等因素影響。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中國汽車出口量4月份下降22%,今年前4個月,海外出貨量下降15%。
沈丹陽指出,2013年后,受新興市場需求不振等因素影響,中國汽車出口開始放緩。據海關統計,2015年1至5月,中國汽車出口33.4萬輛,同比下降9.1%。
匯率因素是導致中國汽車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沈丹陽指出,中國汽車出口主要市場為新興和資源依賴型國家,受國際油價、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當地經濟走弱,貨幣貶值,需求下降。
數據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俄羅斯盧布、烏拉圭新比索和哥倫比亞比索實際有效匯率分別下降11.3%、2.3%和8.8%。委內瑞拉等國外匯短缺,支付能力不足。今年1至5月,中國對俄羅斯、智利、烏拉圭、哥倫比亞汽車出口數量分別下降76.5%、11.1%、26.2%和24.4%。
此外,中國汽車企業海外投資建廠步伐加快,實現本地化生產,部分整車出口轉變為零部件出口,這也拉低了中國汽車出口的數量。
1.1萬余家肉菜企業
建成追溯體系
北京晨報訊(記者 劉映花)商務部昨日發布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前三批肉菜試點城市總共1.1萬余家企業建成追溯體系,每天上傳數據200余萬條;首批4個中藥材試點城市已在600余家企業建成追溯體系;8家酒類試點企業已基本建成追溯體系,實現試點品牌酒類商品可追溯。
近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陸續開展了肉類、蔬菜、中藥材、酒類等產品電子追溯體系建設,探索運用物聯網技術解決產品溯源問題,以技術創新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和治理模式創新。(記者 劉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