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統計局發布的京津冀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京津冀三地GDP總量達到66474.5億元,占全國的10.4%。去年全年,京津冀地區常住人口1.11億人,占全國的8.1%。
報告指出,京津冀地區人口密集。其中北京、天津人口高度聚集,人口密度分別為1311.1人/平方公里和1289.8人/平方公里,均為河北省的3倍以上,是全國平均水平的9倍以上。
從經濟發展角度上看,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具體來看,2014年,北京、天津人均GDP均超1.6萬美元,而河北僅為6500余美元,不足京津的一半;從產業結構上來看,北京第三產業比重達到77.9%,呈明顯高端化趨勢,而天津、河北第二產業比重仍在一半左右;具體到城鎮化率,京津冀三地城鎮化率分別為86.4%、82.3%和49.3%。綜合來看,北京已進入后工業化階段,天津處于工業化階段后期,而河北尚處于工業化階段中期。
報告同時顯示,隨著三地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產業對接協作,京津冀三地第三產業比重繼續上升,工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京津冀三地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80%、50.7%、39.3%,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1.5個、5.9個和6.2個百分點。此外,前五月北京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對規模以上工業的貢獻率達到89%。天津和河北裝備制造業增長加快。(記者顧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