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本輪牛市的分水嶺。《金證券》記者統計,6月12日-6月30日,上證指數大跌844.37點,區間跌幅達16.49%。此間,融智評級的統計數據顯示,1976家私募產品中,有1401家當月收益率為負,其中215只產品沒有跑贏大盤。
這再次證明了,再牛的私募也抵擋不住大勢的悲傷。
“小鮮肉”傷最重
本輪調整中,傷得最重的要數今年剛出道的“小鮮肉”。
統計數據顯示,6月表現最差的是牛豐投資奉小青操盤的牛豐1號,近一個月收益率為-54.51%。其次是永銳資產列健洪操盤的永銳長流一號,近一個月收益率為-41.25%。
據悉,這兩家公司成立時間都不長,前者成立于2013年9月,后者成立于2014年10月,在市場上均屬名不見經傳型,可謂是今年入市私募“小鮮肉”的一員。兩家公司均在今年4月份備案了自己的首只產品,也就是上述的牛豐1號和永銳長流一號。可惜的是,兩只產品的美好時代只有短短一個多月,很快便在調整中遭遇重創。
6月業績最差的十名私募中,類似的“小鮮肉”就占了5個席位。《金證券》記者了解到,除了上述兩家,還有阿杏投資的阿杏大白1號、寶時投資的寶時豹子1號、華盛兄弟資本的北京華盛兄弟證券投資基金1期。
私募行業資深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解釋,由于今年前期市場一路長虹,大牛市呼聲很高,導致大量沒有投資實戰經驗的資管類公司、投資類公司變身私募、發行產品,眾多沒有嚴謹風控的單賬戶操盤手走上前臺。這是這輪調整中,大量“小鮮肉”率先倒地的重要原因。
老牌私募未幸免
值得一提的是,老牌私募也未能幸免。
6月業績倒數名單上,知名私募清水源旗下清水源成長以近一個月收益率-39.01%,位列倒數榜第三;清水源4號以近一個月收益率-37.81%,位列倒數榜第四。
7月3日更有市場消息顯示,清水源旗下多只產品爆倉,遭遇清盤。7月4日凌晨清水源通過官網緊急發布澄清報告,表示公司僅有少數新發產品觸及止損線,并非市場傳言的爆倉、清盤。當天下午,清水源再次發布長文對公司近期投資運作進行說明,強調了產品凈值確實出現較大回撤,公司將做出更多努力來挽回,包括可能存在的修改合同的可能性,還決定拿出公司未來三年凈利潤的20%設立投資者基金。
《金證券》記者查閱公司公開信息發現,上周以來清水源相繼發布了29號系列、50號系列、26號系列合計13只子產品的修改合同公告。修改內容主要是為了防止客戶突然巨額贖回。清水源不是唯一一家折戟的知名私募。
6月業績倒數前100名中,還有呂俊從容投資旗下的從容穩健3期、陳宇神農投資旗下的神農價值精選1號、曾昭雄明曜投資旗下的明曜啟明2期、劉國平金中和投資旗下的金中和1期等。他們6月收益率分別為-31.03%、-24.40%、-23.24%和-21.72%。
澤熙領跑私募業
6月份,私募行業大鱷們的業績也是差強人意。
統計數據顯示,江暉掌舵的星石投資,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只產品被統計到6月份業績,兩只產品的業績分別只有2.73%和2.82%。趙丹陽的赤子之心成長也只有3.12%,但斌的東方港灣成長基金為5.26%。全部在個位數徘徊。
有一個例外是,此前因為看空,業績備受質疑的重陽投資在本輪調整中因禍得福,旗下招商匯金之重陽6月斬獲29.77%的收益;旗下重陽對沖1號、重陽對沖2號,分別斬獲25.98%和24.87%的收益。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澤熙投資,其不愧是私募行業的標桿,即便是在過去一個月艱難的市場環境中,依舊保持了常勝將軍的姿態。例如,澤熙1號6月份收益率高達56.07%,領跑私募行業。私募排排網可以查閱到其5只產品中,近一年的收益率最高的一只達到582.45%,最低的一只也有202.86%。
接近澤熙投資的市場人士對《金證券》記者透露,這與徐翔本人經歷過多次牛熊轉換相關。“他們也有產品凈值回撤嚴重,但是公司機制很靈活,回救產品措施也非常得當。這些都不是年輕私募可以模仿的。”記者 胡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