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集團稱,由于全球乳品價格跌勢加劇,將裁員523人,這相當于員工總數的3%,相關員工將在9月離職。據了解,這將為恒天然每年節約2.2億-2.4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期全球乳制品價格持續下跌,給恒天然帶來較大壓力,使其不得不被迫通過裁員的方式來節約經營成本。
恒天然宣布裁員523人
恒天然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占全球乳品貿易的1/3。其性質原是一家合作社,總部位于新西蘭奧克蘭,由當時新西蘭最大的兩家乳品公司和新西蘭乳品局合并而成,是新西蘭當地最大的公司。
此前,恒天然已經傳出過一次裁員風波。今年6月10日,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表示,根據當前形勢,公司需調整企業管理結構,計劃在總部和其他支持性部門裁員數百人以降低成本。史畢根斯當時表示,為應對當前經濟困境,公司將把更多人員力量調配到銷售和生產崗位,希望創造更多利潤,同時將減少支持性部門員工。他說,目前不能確定確切裁員人數,審核最后期限為今年8月1日。
而在日前,恒天然宣布了具體的裁員計劃。西奧·史畢根斯表示,恒天然將裁撤523個工作崗位。據了解,裁撤的崗位集中在采購、財務、信息服務、人力資源及戰略和法務部門,相關員工將于今年9月離職。恒天然集團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做出裁員的決定并不是因為這些員工的工作能力有問題,而是因為公司需要繼續保持業務表現。
此前,恒天然集團曾向媒體表示,今年3月公布中期業績時,所提及的業務轉型目前正在進行初期工作,不排除此后還會繼續裁員。不過,業內普遍認為恒天然集團裁員不會波及中國公司,因為中國公司的員工大多集中在市場營銷、管理等部門。此外,對恒天然來說,中國市場的地位尤其重要,目前恒天然已經成為中國原料奶粉最大的供應商。
或因乳品價格持續走低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期全球乳制品價格持續下跌,給乳制品企業帶來較大壓力。恒天然此次宣布裁員計劃,或是受乳品價格持續走低影響。據了解,國際乳制品市場持續不振,以恒天然為首的全球乳業貿易平臺組織的最新一次乳制品拍賣,價格指數重挫10.07%,這是這一指數連續第9次下跌。
恒天然表示,此次裁員主要是為了節約資金、提高效率。恒天然此次裁員將一次性花費大約1200萬至1500萬新西蘭元(1新西蘭元約合0.65美元),不過每年能為恒天然節約資金5500萬至6000萬新西蘭元。
作為全球最大的奶農合作制企業,恒天然集團已把2014年-2015年度固體奶出欄收購價下調至每公斤4.4新西蘭元(約合3.14美元),這意味著該集團約三分之一的奶農本季將可能出現虧損。事實上,為應對原奶收購價格的降低,恒天然今年初已宣布下調產奶量。
據了解,作為新西蘭最大的客戶之一,中國市場的需求也在近兩年發生了變化,乳品無論是數量還是價格都呈現向下趨勢,這也間接影響恒天然集團的收益。“2013年國內市場出現奶荒時,國內企業更多使用國內生鮮乳作為原料,但目前這一情況已經發生改變。”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表示,目前國內企業已經開始從國內外資源調配,不少產品使用奶粉還原,因此不全部依賴于生鮮乳,一旦原奶供給不足就可以用奶粉來代替,出現奶源緊張的可能性很小。
據了解,目前中國對新西蘭奶粉進口在不斷弱化,進口國家越來越趨“多元化”。歐盟區對于乳制品的生產配額取消,荷蘭、愛爾蘭和德國此前被壓抑已久的產能現在開始迫不及待涌向中國。而從去年到今年,國際原奶價格大幅度下跌,導致奶源價格也大幅降低,很多奶農虧損比較嚴重。多家機構預測,原奶的國際價格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一季度有望企穩反彈,而國內的價格或許會有一些滯后,從目前國內企業消化庫存的情況來看,價格小幅反彈估計要等到明年一季度左右。
南方日報記者 趙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