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大運營商內部人士透露,京津冀手機長途漫游費或將于8月1號起正式取消,這次資費調整主要針對手機的語音業務,固定電話的長途業務和只限本地使用的數據業務資費不在調整之列。

與此同時,三大運營商均已向三地省公司發出通知要求做好方案和支撐工作,部分運營商系統改造已完成,只待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正式下文。
對于京津冀手機長途漫游費取消,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飛象網CEO項立剛向環球網科技表示,國內逐漸取消手機漫游費是趨勢,未來或實現全國手機無漫游費。而遲遲沒有取消就是因為這是一塊不要白不要的蛋糕,隨著4G、3G普及,2G網用戶逐漸減少,取消漫游費只是時間問題。
今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本月中旬,京津冀三地分別根據《綱要》做出了與本地相關的部署,并審議通過。
7月24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動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強調,要全面落實好《綱要》,盡快對工作任務和政策措施進行細化分解,落實到具體單位,明確路線圖、時間表。張高麗同時指出,要加快編制京津冀“十三五”規劃和有關專項規劃,發揮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工作的引領指導作用。
同日,工信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年)》的通知,要求五省市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認真貫徹執行。
據悉,我國的國內漫游費源自上世紀90年代,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當時我國的移動通信業還處于發展的初期,東部地區發展較快,用戶密集,所以電信設備利用率高,單位通話成本低;而西部地區則發展滯后,用戶稀少,設備利用率低,單位成本較高。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西部地區的移動通信企業可以取得適合當地較高成本的收入,需要防止東部地區的手機大規模地在西部地區長期使用。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在明知手機漫游沒有成本的情況下,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對于跨地區使用的手機設立了類似于關稅性質的“漫游費”。
2008年之前,國內漫游費的標準一直是1991年郵電部規定的每分鐘1.1元。2008年初,當時的信息產業部和國家發改委對漫游費上限進行評估,并發布了《關于降低移動電話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標準的通知》,對計費調整進行了統一的規定。根據新的漫游結算標準,在手機國內漫游狀態下,主叫統一降為每分鐘0.6元,被叫降為每分鐘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