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產業互聯網要提升國際競爭力
黨的“十八大”做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我國正處于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和“中國智造”轉型的關鍵時期,面臨著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艱巨任務。產業互聯網主要以生產者為中心,通過互聯網技術和模式,對研發、設計、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進行改造,以提升生產者的運營效率。產業互聯網對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我國目前的產業互聯網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有必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快發展產業互聯網。
一、發展產業互聯網是大勢所趨
一是發展產業互聯網,是全球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率先意識到互聯網在工業制造領域的發展潛力,因此德國提出了工業4.0概念,美國通用電氣(GE)也提出了工業互聯網概念,并采取了很多實實在在的行動。近年來,我國也適應這一趨勢,提出了將互聯網與工業進行融合創新,或將信息化和工業化即“兩化”深度融合,作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二是發展產業互聯網,是消費互聯網轉型的重要方向。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日趨成熟,我國正由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型。從互聯網發展的狀況來看,消費互聯網市場已逐步趨于穩定與成熟,并形成了“BAT”三巨頭(百度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公司)齊頭發展的局面。與消費互聯網相比,產業互聯網滲透領域更為廣泛,可以通過與制造、醫療、交通、教育等傳統和新興產業領域的不斷融合,催生出一系列新的產業形態,企業組織、生產方式、產業邊界和商業模式等也都將隨之改變。
三是發展產業互聯網,是產業鏈重塑的需要。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成熟,讓每個行業都具備了收集、傳輸及處理大數據的能力。產業互聯網實現傳統產業的跨界融合發展,推進整個產業鏈的重塑,如研發重塑,由單向度精英式引導向全互動草根式眾包轉變;生產重塑,由大規模標準化生產向大規模柔性定制生產轉變;銷售重塑,由簡單的線下推進向融合式全渠道營銷轉變;協同重塑,由企業內部協作向全產業鏈協同轉變。
四是發展產業互聯網,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我國大部分傳統制造業企業處于全球供應鏈低端,企業面臨較大的產業轉型升級壓力。產業互聯網涵蓋了從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到協同合作等在內的各產業鏈環節,并將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連接起來。此外,產業互聯網讓供應鏈信息變得透明,從而提升企業轉型效率。
二、加快發展產業互聯網的思路與對策
第一,做好產業互聯網的頂層設計和制度環境建設。鑒于產業互聯網發展對國家的戰略意義,建議由有關部門牽頭,整合各方力量和資源,研究制定產業互聯網發展的規劃。制定促進和規范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對產業互聯網的大數據通過法律加以保護。
第二,制定促進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激勵政策,加強相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制定促進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激勵政策,鼓勵和支持科研機構和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加強對產業互聯網技術、產品和運營模式的研究。加快建設適應產業互聯網發展所需要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并不斷提升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的能級。推進資源整合,實現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程通暢,提升產業互聯網服務于各類企業的能力。建立由國家管理、以基礎電信運營商為主導的網絡安全防范機制。
第三,加強產業互聯網的生態圈建設。產業互聯網發展涉及到很多主體,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故要促進產業互聯網發展,必加強產業互聯網的生態圈建設。鼓勵由產業互聯網核心企業牽頭,組建產業聯盟,組織相關企業、供應商、經銷商等,通過大數據系統,高效協調產業鏈各環節,協同推進產業互聯網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傳統產業在升級過程中,通過產業互聯網和大數據,與服務業進行對接與融合。
第四,推進產業互聯網的要素服務工作。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需要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的支持。銀行業要順應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做好相應的融資服務工作。各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和產業投資基金要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積極參與產業互聯網建設。建議設立產業互聯網國家專項基金,支持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加強對產業互聯網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引進工作,依托創業園、孵化器、試點園區等集聚高端人才。
總之,發展產業互聯網是我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抓手,是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是提升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手段。我們要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互聯網。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