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上至國務院下至各個地方,都紛紛對于休假提出新的規定,讓上班族得到了更多休假紅利。早在8月初,國務院為激發旅游消費熱情、擴大旅游消費規模,將落實三大措施,其中包括進一步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彈性作息、鼓勵錯峰休假三大措施。國務院還指出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優化調整夏季作息安排,為職工周五下午與周末結合外出休閑度假創造有利條件。
青海:療養所占工作日不得充抵職工年休假
而在上周,青海省總充分論證并廣泛征求了青海省紀委、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等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制定《青海省總工會艱苦地區、艱苦行業職工療休養工作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依法保障和促進青海高原艱苦地區、艱苦行業一線職工身心健康。青海省總特別強調,職工療休養所占用的工作日,不得充抵規定的職工年休假假期。
青海的這一規定,無疑又為職工休假添加了新鮮“血液”。據中國經濟網了解,該《辦法》規定,職工療休養工作由各級工會統一組織管理。經青海省總審核同意后,各市(州)、縣(市、區)總工會以及省級產業工會、省總直屬工會,按照相關規定,從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出發,積極爭取政府(行政)對職工療休養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加強銜接、協調和配合,做好本地區、本單位職工療休養的組織管理和服務工作。
《辦法》中強調,職工療休養地點一般安排在全總批復建立的北戴河、杭州、廈門等地工人(職工)療休養院(所)。青海各級工會根據職工的工作生產實際,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生產的情況下,統籌合理安排療休養人數和時間,每批次人數不超過30人,時間不超過10天。青海省總還突出強調職工療休養所占用的工作日,不得充抵規定的職工年休假假期。
多地試行2.5天假期模式 并開創每周3休制度
除了青海省,上海某單位開始率先實行了2.5休假制度。成為了上海市在2.5休假模式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中國經濟網了解到,這家單位人力資源部門發布了相關通知,從8月17日開始調整工作時間安排,公司將實行4.5天工作制,周五工作時間調整為上午半天,下午放假,員工也可參加公司安排的各類公益活動和員工活動。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四川省在響應國家2.5天休假制度上更為積極。某企業早在8月14日正式試運行了2.5天休假制度,實行了8加2小時(2小時為加班)的工作制,四天累計達到40小時。由于試運行期間職工的反響特別好,不但工作積極性提高,而且業績也在明顯上升,該企業便決定自8月20日起,試行一周四天工作制,每天工作時間8加2小時,每周休息3日。這種每周3休的方式更是為今后我國休假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模式。
合理休假制度對振興國家旅游業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網發現,國家統計局曾經公布數據稱從2004年到2014年,國內旅游出游人數從11.02億人次增加到36.1億人次,翻了兩番多。2013年-2014年旅游產業對GDP直接貢獻都超過7%,旅游產業對GDP綜合貢獻都超過10%。預計到2030年,我國城鄉居民年人均出游將超過6次,旅游投資和消費前景廣闊。
由此可見,休假除了可以使職工和單位的融洽度更高,提高職工本身的工作效率、放松職工的工作壓力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合理的休假為國家GDP做出的貢獻也是極為可觀的。據發達國家的專家們通過大數據分析,沒有充足的帶薪休假就不能帶來一個國家旅游業真正的騰飛。所以由此可見,合理的休假制度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振興國家旅游業這方面來講是至關重要的。(楊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