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仿制藥或迎來調整,為避免太過重復導致產能過剩,競品之間“淘汰賽”正在加速中,而在歐美獲準上市的國內藥企,國內申報上市手續較為“省心”。昨日記者獲悉,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發布了《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的征求意見稿,業內人士認為利好龍頭股。
仿制藥同質化嚴重
該意見稿表示,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與原研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對促進醫藥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高醫藥產業國際競爭能力,滿足公眾用藥需求,都具有重要意義。
該意見稿指出:“對2007年以前批準上市的其他仿制藥品和2007年以后批準上市的仿制藥品,自首家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后,其他生產企業的相同品種在3年內仍未通過評價的,注銷藥品批準文號。”同時其還要求:“同一品種達到3家以上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在集中采購等方面不再選用未通過評價的品種。”
意見稿還指出,國內藥企已在歐盟、美國獲準上市的仿制藥,可用國外注冊申報的相關資料為基礎,按照《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申報藥品上市,批準上市后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
該意見稿還明確了評價對象和時限。對已經批準上市的仿制藥,凡沒有按照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原則審批的,均需按照原則開展一致性評價。
利好行業龍頭股
昨日化學制藥板塊總體上漲2.98%,包括千紅制藥、賽升藥業、山河藥輔等在內的多只個股漲停。
此番行業意見稿出爐對藥企和消費者有何影響?廣州本土一位專科醫生告訴本報記者:“我國仿制藥領域,低技術含量、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部分品種產能長期過剩,光是感冒藥就有上百種,配方相似,藥企只能打價格戰以搶市場,消費者挑花眼卻不見得能在琳瑯滿目的藥物中選出最合適藥物。”
其認為,國家管理仿制藥的念頭不是一天兩天了,通過政策出爐,未來或能逼退部分小藥企,實現行業總體升級轉型和品類合理調整。“政策將利好龍頭股,建議投資者可考慮品牌價值、產品市場份額占優勢的業績穩健個股。”(記者涂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