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創業環境越來越好,但是優秀的原創產品如何實現商業化對年輕創業者來說仍然是個難題”,兩年前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的小張對人民財經表示,他自己創辦的一間動漫及手游制作工作室正在積極尋求產品的商業化,然而如何將創新能力與商業模式完成對接,卻是包括小張在內的諸多創業者未曾涉及的領域。
《2015上半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上半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60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9%,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0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2%。樂卓網絡CEO李澄澄向人民財經表示,移動手游市場到明年有望達到370—400億的規模,在行業規模急劇擴張的同時,應當引入新的商業模式來支持原創產業的商業化。
移動互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催生了大量的手游用戶,無論在擁擠的地鐵里還是通勤的公交車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將碎片化的時間交給手機上的游戲,同時,移動游戲產品生命周期也在日益縮短,激烈的競爭和龐大的市場需求使用戶對原創IP的需求不斷增大。
業界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約有24000家左右的手游CP(內容提供商)團隊,然而僅騰訊、網易兩家公司就占據了整個手游市場70%的份額。大量CP競爭的背后,是小微CP處于生死邊緣的現狀,李澄澄認為,小微CP如何生存是系統性的問題,資源和用戶的高度集中對整個行業的長遠發展不是好事。
在美國,游戲產業有相對成熟、專業的產業鏈條支撐,很多高校內開設有專門的游戲專業,融資鏈條端銀行、保險以及投資基金都已形成完整的模式化,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優選產品的成功率。國內目前則仍在探索合適的方式來配置市場資源,如何打通融資鏈條也在制約著整個行業發展。
如何破解IP商業化難題?李澄澄認為,要進一步規范對原創IP的保護,同時要著力探索整個產業鏈的商業化模式。他介紹說,目前樂卓網絡也在通過挖掘優質產品來解決IP商業化問題,通過嚴謹的市場分析確保立項成果,同時在制作、運營過程中改變傳統的生產研發模式、最大程度推動產品與市場需求的融合,在金融鏈條上,則著力于將銀行、保險以及投資基金綜合使用,而不僅限于傳統的政府產業基金。
針對小微創業企業面臨的資源劣勢,李澄澄也給出了他的建議:首先要著力創新,解決壟斷企業或寡頭因其內部機制而無法解決的問題;其次,設計產品或運營企業過程中一定要把試錯速度控制在最短,提升運營效率;最后,在融資過程中要充分了解資本屬性,在對的時間點結合資本,并且與專業融資機構合作。
據了解,樂卓網絡科技作為一家手游研發商,成立于2012年,并于今年7月29日登陸新三板。旗下產品有《我去西游》、《軍師很忙》、《女神的勇士》等,與國內外發行商飛流、網易、LINE等均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