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來股市連續出現大跌,公募基金的贖回情況到底如何?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北上廣深多家基金公司的渠道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公募還未出現明顯的擠贖現象,相反一些已經封閉的主題類基金在急跌之下,部分大客戶強烈要求基金打開進行補倉。不過,正在發行的偏股型基金銷售遇到困難,基民認購速度緩慢,相比之下,保本基金近期發行可謂熱火朝天。
基金人士稱,從過往經驗來看,基民一般對于3個月以內的短期波動具有較強的忍受力,但鑒于2016年市場擾動因素復雜,未來情況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
明顯擠贖未現
北京某大型基金的渠道人士稱,目前老基金并沒有出現大范圍的贖回,“如果有的話,我們內部交流會上會互相通氣,也會制定一些相應的應對措施,比如推低位補倉的措施等,另外有巨額贖回也會有公告,但目前都沒出現。”該人士說。
不過,她也坦言,新發基金的確賣得不好,“湊巧的是,我們公司每次發權益類基金都趕上股市大跌,這時認購情況肯定不盡人意,但其實從我們和基金經理交流的情況來看,他們反而希望建倉期間市場的是下跌的,低點建倉布局更有優勢,市場上漲過程中建倉,基金經理也難受。”
北京另一家中型公募的渠道人員則回應稱,“在下跌行情中,能及時斬倉的往往是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基民,而新入場的基民大部分是來不及斬倉的,套著也就被套著了。而股票型基金機構本來也買的較少,只會在資產組合中有一定比例的配置,目前還未出現機構資金大量進出的情況。”
深圳某家權益類產品管理能力突出的基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整體上看,有凈贖回情況,主要集中在股票型、混合偏股型基金,但并不是大規模的贖回;而混合偏債、保本型基金還處于凈申購狀態。
“行情不好,估計基金整體出現凈申購很難。但也可能有一種情況,即當行情極度低迷時,銷售團隊會有意識地去推低位建倉或補倉,包括打開定投攤低成本等措施,銀行端部分有經驗的渠道經理會建議客戶低位補倉,或者客戶自己要求補倉。”上海某大中型公募的工作人員說,“此前,我們公司有個處在封閉期的主題類基金,由于近期跌得太慘烈,一些大客戶強烈要求打開補倉。”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2日,股票型基金的份額為6028.28億份,較之去年12月末的6000.73億份有小幅增長,但資產凈值由12月末的7019.75億元下降至6999.04億元;混合基金的份額為18451.56 億份,較之12月末的18371.94億份小幅增長,資產凈值上,由22845.45億元增長至22879.56億元。
凱石金融產品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新年首周,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為-11.55%,普通股基平均收益為-13.21%,指數股基平均收益為-10.97%。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為 -8.08%,偏債型產品平均收益為-1.65%,靈活型平均收益為-5.57%,平衡型平均收益為-8.11%,偏股型平均收益為-13.09%。
保本基金發行持續火爆
“不過,相比偏股型基金發行困難,保本基金倒是非常受市場歡迎。我們不久前發的一直是保本產品,本來擬發行一個月,結果不到五天就募集了幾十億元,最后還要按比例配售。”上述北京公募的渠道人士說。
公開數據顯示,剛剛奪得2015年最賺錢基金和年內規模增長最快基金美譽的易方達基金,1月11日起發行的易方達保本一號一日售罄,單日認購規模約45億元,創下三年多以來保本基金發行首日募集規模新紀錄。天相統計顯示,近期保本基金熱中也曾有“一日售罄”現象,但規模限制較小,為15億元,認購規模接近 30億元。而在最近一個季度,保本基金發行成立規模超過660億,超過此前三年多成立的保本基金規模。記者 徐文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