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綜指昨日早盤低開后再度下探,盤中一度下破2850.71點的階段低點,觸底2844.77點。不過分析人士認為,不破不立,預計深蹲后的強反彈即將來臨,而中小創則將再次成為反彈急先鋒。目前,在人民幣貶值告一段落、減持潮有效遏制、估值水平超調的背景下,市場底部區域正在逐步夯實,投資者無須過度悲觀。
先破后立 滬綜指震蕩收紅
2016年首周滬深兩市大盤大幅調整,上周則繼續慣性下跌,由此周K線收出兩根大陰線,滬綜指也逐步逼近2850.71點的前期低點。昨日滬綜指早盤跳空低開,直接下破2015年8月26日的前期低點,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在跌破階段低點后反而激發了資金的抄底意愿,指數因而震蕩拉升,此后維持窄幅震蕩,午后伴隨成交額小幅放大,指數繼續上行,最高觸及2945.45點,不過尾盤再度回落,漲幅收窄,收報2913.84點,上漲0.44%。與之相比,深市主要指數表現更為搶眼,深成指昨日上漲1.58%,收報10155.96點,重返萬點之上;中小板指數上漲1.65%,收于6741.68點;創業板指數上漲2.94%,收于2174.94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滬深兩市成交額為4725.56億元,跌破5000億元,較此前顯著縮量,顯示資金謹慎情緒仍然濃厚,參與熱情相對有限。
從行業板塊來看,新興產業板塊扛起領漲“大旗”,而權重周期板塊則表現低迷,申萬計算機、電子和機械設備指數漲幅居前,分別上漲3.12%、2.78%和 2.35%,傳媒、電氣設備、國防軍工和通信板塊的漲幅也超過了2%;而申萬銀行、鋼鐵和采掘指數逆市下跌,分別下跌0.30%、0.54%和 0.83%。
市場在連續大跌后,熱點概念也出現全面復蘇。135個Wind概念指數中有133個實現上漲,僅賽馬和滬港通50指數逆市下跌,但跌幅相對較小,不足1%。在領漲的概念指數中,受益于達沃斯年會聚焦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消息,“智能制造”相關板塊表現搶眼,工業4.0、移動支付、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第三方支付、機器人和智能穿戴指數漲幅居前,漲幅均超過了4%。
昨日正常交易的2544只股票中,有2152只股票實現上漲,占比84.59%。其中,中國遠洋、中糧生化、深桑達A等88只股票漲停,共有326只股票漲幅超過5%。下跌的356只股票中,四川金頂、藍色光標、大橡塑等10只股票跌停,共34只股票跌幅超過5%。
底部區域逐步探明
人民幣貶值,資金擔憂流動性可能會呈現邊際收緊的情況,這是2016年A股大幅調整的“導火索”。加之減持禁令“到期”使得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市場的調整幅度,恐慌情緒的蔓延其實拉長了市場的探底時間,上周在并無明顯利空消息擾動的情況下,市場更是呈現出慣性下跌的特征。
不過昨日跌破2850.71點的前期低點后,市場反而出現強勢反抽,這可能意味著短期底部區域正逐步探明。從市場環境來看,利空因素也出現改善,一方面,減持新規維穩市場信心。1月9日上交所和深交所發布“關于落實《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相關事項的通知”,表示將嚴控大股東減持行為,并采取專項措施加大監管力度。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趨穩,有助于緩解投資者悲觀情緒。在央行將對境外人民幣同業存款開征存款準備金消息的刺激下,離岸人民幣大漲,與此同時,央行還大幅上調了中間價,創下2015年12月21日以來最大上調幅度。人民幣趨穩,市場對于人民幣的過度悲觀預期也得以修正。
此外,雖然股市開年并不如意,但債市在發生變化。2016年以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2.9%一路下行至2.75%。目前上汽、格力、大秦鐵路等股息率再次回到5%以上,大類資產的比價效應再次向股票市場傾斜。
在人民幣匯率快速貶值告一段落、減持潮得到有效抑制、估值水平超調情況之下,市場進入底部區域,下行空間已經有限。不過考慮到連續大跌挫傷市場人氣,短期A股交投并不活躍,這可能意味著市場真正完成筑底還需要一段時間。記者 徐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