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日廈門遭遇“史上最冷”,市民們感受到“速凍”感。而大片栽種在集美后溪鎮大棚里的菊花,難熬冰天被凍死了,令花農傷心不已。
往年如今正是菊花收獲的季節,花農該是滿心歡喜地采摘鮮花,期盼上市賣個好價錢,而如今花農王先生看著滿地被凍死,還沒來得及綻放,花瓣卻發黑的菊花,只能傷心地將其一株株拔起。
有的還沒開放,有的“胎死腹中”
王先生是翔安人,在集美后溪鎮洪村經營祥齊鮮花專業合作社,今年由于“霸王級”寒潮影響,“是我們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年”。
昨日下午導報記者來到王先生位于后溪的鮮花栽種基地。現場看到被凍死的菊花被拔起堆放在一起,原本該是金燦燦的黃菊花,如今變得一點生氣也沒有,花朵干枯發黑。
“我這大棚里的菊花,辛辛苦苦栽種了四個月,眼看就可以采花上市了,卻一夜間被凍死了一大片。”王先生傷心地說。
導報記者看到大棚內整齊栽種的菊花有1米高,有的花苞有硬幣大,還未開放,有的則更大些,已經逐漸開放,遺憾的是整個大棚內的菊花多數原本為黃色的花瓣,如今變成了棕色。“這樣的花苞已經無法開花了,等于是白種了。”王先生心酸地說。
導報記者在另一個大棚里看到,里面的菊花枝葉十分鮮綠,長勢良好。“這些菊花就如同女人已懷胎,雖然還看不到花苞,但已經孕育要開花了,現在花被凍胎死腹中了。”王先生無奈地說。
其它花種也被凍傷
在王先生的鮮花栽種基地不僅種有菊花,還有觀音竹、春雨等品種,同樣遭遇不測。
導報記者在一栽種觀音竹的大棚內,看到了長到高約50公分的觀音竹,整株挺拔翠綠,令人看了神清氣爽,可惜它們已經難以上市出售了。“這些觀音竹被凍過,一旦采摘,枝葉一下子干癟甚至發黃,賣相很差,基本上是賣不出去了。”王先生說。
觀音竹的市場價比菊花高,因為保持的時間長,受到人們的喜愛。王先生說以前割下來正常可以放個三五天,如今大棚里的觀音竹一旦割下來,放沒多久就開始發黃,已經難以銷售。
而在另一處栽種春雨的大棚內,導報記者看到,春雨的大葉片,有的長一米,短的也有三四十公分,有的原本翠綠的葉片已經發黃,而有的還沒來得及長出的葉片已經枯萎了。大棚內的春雨王先生已經栽種了兩三年,都因寒潮影響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殘。
一夜間就損失了幾十萬
據悉,王先生種花已經有10個年頭了,這是頭一回遭遇這么大的損失。合作社內種植面積近百畝,栽種有黃菊、白菊、觀音竹、春雨四個品種。“我們花農種花為生,今年靠著這季的收成生活,沒想到一下子虧得這么慘。”王先生告訴導報記者,種花每一畝地的成本要兩三萬,包括花苗、肥料、人工等,一夜間就損失了幾十萬。
王先生說,今年辛苦一年都打水漂了,種植鮮花的投入大成本高,部分資金還是向別人借的,盼望著今年的收成季能夠回本,沒想到遇到天災了,不知道要怎么過年了。
昨日下午導報記者在大棚邊的鮮花包裝間看到數名女工在包裝鮮花,白菊潔白無瑕,黃菊金艷動人。據悉,包裝間里的1000多朵鮮花是寒潮來臨前摘下的。“往年這個時候,我們一天要請人采摘一兩萬朵,如今就只剩下這些了。”王先生心酸地說。
多戶花農受災嚴重
與王先生鮮花大棚相鄰的是老吳家的大棚,他今年栽種的菊花受損也嚴重,栽種了七八畝的菊花,如今也到了收成的季節。
在老吳的大棚里,導報記者看到有些菊花株已經發黃枯萎,有的菊花花苞也被凍死了。“我這大棚里的菊花全部完蛋了。”老吳傷心地說。
老吳是集美后溪鎮洪村村民,種植鮮花也近10年,據其介紹,廈門市場上的菊花多數產自集美后溪鎮洪村,村里有七八戶花農栽種菊花,受今年寒潮極低溫的影響花農均受災嚴重。“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大的災害,以前就算遇到臺風,將大棚的膜吹走,或是菊花受淹也不至于這么大的損失,真是欲哭無淚。”老吳傷感地說。 (海峽導報記者 林利萍/文 陸軍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