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何以美麗?因為正在打造“四大美女”】“珠海正在實施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四大行動,我們形象地稱為打造‘四大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一財網)
“珠海正在實施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四大行動,我們形象地稱為打造‘四大美女’:沉魚、落雁、閉月、羞花。”4月6日,珠海市政府一位林業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珠海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山海相擁、陸島相望。今年初,珠海市提出結合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從2016年起,通過開展“公園之城、千里綠廊、彩色飄帶、生態水網”四大行動,打造“水清、綠濃、園秀、城美”的生態環境。
本報記者了解,珠海市打造的這“四大美女”,“底子”就很好。今年1月,住建部公布全國首批7個“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珠海市名列其中。
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考核指標多達90項,涵蓋了城市綜合管理、綠地建設、建設管控、生態環境、節能減排、市政設施、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八大方面。
知情人士透露,考核期間,考評組審查資料、綜合遙感測評、第三方調查、專家實地考查、綜合評審……歷時一年多,最后,考評組的結論是,“珠海各項指標都達到要求,有很多做法和經驗值得肯定”。
2015年,珠海市的香洲區社區體育公園項目、橫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成功入選“2015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這一年,珠海還蟬聯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全國宜居城市競爭力榜單并排名榜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珠海采訪時明顯感覺到,與其說“身在城市”,不如說“身在林中”。
“不讓行人曬、不讓行人被雨淋。這是珠海人行道建設的一個標準。”珠海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記者看到,在珠海市的許多道路兩旁,人行道被茂密的大樹包圍,人行其間,蔭涼而寧靜。
珠海市林業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珠海市共建成包括綠道驛站在內的“興奮點”200多個,建成綠道896公里,完成了116年道路綠化建設提升工程,累計綠色道路里程296公里。
國內許多城市以往只規劃幾個大公園,很多市民距離公園很遠,只能節假日去游覽。“把公園建在市民家門口”是珠海提出的公園建設目標,目前,珠海所建的社區體育公園,面積最大的22萬平方米,最小的不到1000平方米,因地制宜、集約節約用地。
“用不一樣的辦法建不一樣的公園”,這也是珠海建公園的一個創新。以往建公園,從立項報批到征地拆遷,從資金籌措到工程建設,往往耗時長、進度慢。
珠海市政府介紹,在用地方面,針對邊角地塊權屬復雜、功能不一的問題,確定了不改變土地權屬、不改變土地性質、不征用土地的原則,并承諾確保永久性公益性質,得到了土地權屬單位的支持。
統計數據顯示,珠海僅用了三年時間,共投入3億元建成了284個社區體育公園,總面積達到212萬平方米,平均每個公園的投入才100多萬元。
按照珠海市“公園之城”的建設目標,將用3年的時間,構建起“都市特色、水網濕地、森林郊野、社區村居”的四大公園體系,讓公園建設“近山、親水、入村、融城”,到2018年,實現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0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9%。
珠海的另外三大“美女”則是“1500公里的綠廊生態網格體系”、“綠化美化橋梁隧道立面”和“貫穿珠海的5條水道”。
“回顧這30多年的發展,珠海沒有走傳統工業化的路子,沒有走傳統城市化的路子,沒有走拼環境、拼資源、拼速度的路子,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留住了青山綠水。”4月6日,珠海市副市長潘明說。
潘明介紹,目前,珠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三大發展機遇: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珠海將成為唯一一個和香港、澳門陸路相通的城市,將和香港、澳門一起構成一個國際都會區;隨著橫琴自貿區的鋪開建設,珠海將在制度創新方面先走一步,可以率先構建起跟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投資貿易制度體系,率先構建起法制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珠海也會成為很重要的一個戰略實施的節點,為在更高的層次、在更寬的領域擴大開放,開展國際合作創造很多條件。
“在這樣的背景下,珠海推進森林城市建設,打造世界一流的濱海森林城市,對保持珠海生態環境優勢,提升區域競爭力,為香港、澳門重要的生態屏障,推進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設,保障珠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潘明說。

珠海的一帶九灣日漸披上了綠裝。攝影/章軻

一個小女孩兒在城市客廳的噴泉旁玩耍。攝影/章軻

一對情侶在城市客廳海濱泳場散步。攝影/章軻

綠樹成蔭的珠海街道。攝影/章軻

珠海海邊景色。攝影/章軻

即將竣工的珠海歌劇院。攝影/章軻

邊角閑置地改造的梅華城市花園。攝影/章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