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石油公司BP今天在京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中文版預測:到2035年,中國預計將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25%,石油進口依存度從2014年的59%升至2035年的76%。
英國石油公司BP今天在京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中文版預測:到2035年,中國預計將占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25%,石油進口依存度從2014年的59%升至2035年的76%。
天然氣將取代煤炭成為第二大能源
《世界能源展望(2016年版)》(英文版)是一份著眼于長期能源發展趨勢,并對世界能源市場在未來二十年的發展作出預測。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和BP集團首席執行官戴德立今年2月在倫敦共同發布。26日在京發布的《展望》是該報告的中文版。
《展望》指出,2014年至2035年的全球能源需求預計增長34%,即年均增長1.4%。據報告預測,化石燃料仍將是未來二十年中主要能源形式,滿足60%的能源需求預增量,并占2035年世界能源供應總量的近80%。
但在需求總體增長的過程中,能源結構將發生顯著的變化,低碳、可再生能源的增速將超過傳統的高碳型能源。石油雖將以每年0.9%的速度穩步增長,但其在能源結構中的份額將繼續走低。
天然氣將取代煤炭成為第二大燃料來源,也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化石燃料(年增長率為1.8%)。在世界各地的頁巖氣產量強勁增長的支撐下,天然氣的供應量取得了強勁增長。這個增長預計將達到每年5.6%,頁巖氣在天然氣總產量中所占的份額將從2014年的10%上升到2035年的25%。
在非歐佩克石油供應增長的帶動下,到2035年,全球液體燃料的供應將接近每天19萬桶,尤其是美國的頁巖油。屆時,OPEC可能將采取進一步行動以維持40%左右的市場份額。
中國石油進口依存度將升至76%?
《展望》預測稱,盡管中國能源產量將不斷增長,但與 40%的產量增長相比,中國對能源的需求預計將增長48%,這將導致,到2035 年,中國能源消費預計將占世界消費總量的25%。
受經濟結構、環境和氣候政策推動,中國的煤炭需求增速將放緩年均增長0.2%(從2000年到2014年,年均增速為8%),到2030年中國煤炭需求總量將開始出現下降。隨著中國的能源結構繼續轉型,煤炭的主導地位從2014年的 66%降至2035年的47%,天然氣的比重增加超過一倍至11%,石油的比重保持不變,約為19%。
《展望》還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超過歐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進口國,而進口依存度也將從 2014 年的 15%升至 23%。其中,中國的石油進口依存度從2014年的59%升至2035年的76%——這一比例將高于美國在2005 年的峰值。
未來20年,中國所有化石燃料需求均將增長,其中石油(+63%),天然氣(+193%)及煤炭(+5%)將占需求增長的53%。而可再生能源電力(+593%)、核電 (+827%)和水電(+43%)也將出現強勁增長。此外,《展望》還預測稱,核電也將以年均12%增長,而中國將在2035年實現占全球核電裝機總量的31%。
到2035年,中國將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頁巖氣生產國,產量增長至超過130億立方英尺/日,至《展望》期末,中國將成為對頁巖氣產量增加貢獻最大的國家。
“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對BP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P中國區總裁楊恒明強調,“BP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和領先的行業技術,我們致力于作為中國值得信賴的能源合作伙伴,支持實現中國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