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鐵”模型引人關注。京華時報記者 周民 攝
昨天,記者在科博會上市經信委設立的“智慧北京及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成果展”上發現,由市經信委主導的一系列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共服務項目首次參展科博會。據介紹,本市將按照北京通標準發放居住證、健康卡等融合了交通、醫療、金融、教育、繳費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北京通”市民卡。
此外,具有去除PM2.5的功能電燈、遠程網絡控制天然氣開關的設備、可以陪伴兒童玩耍的機器人、“玉兔號”月球車集體亮相科博會,讓市民現場感受“智慧生活”。
□看點
“北京通”解決多卡并存現象
參觀這次“智慧北京展”的市民得以了解到各項公共服務“背后的秘密”。譬如備受北京市民關注的“北京通”卡,就為觀展公眾提供了親身體驗的機會和指引解讀。
“北京通”卡是一個具有唯一性編號為載體的基于政府公共服務的集合體,融合現有社保、交通、公安、醫療、教育等行業卡應用,集金融、公交、養老、繳費等功能于一身,解決多卡并存,公共服務分散的問題,最終實現憑號無卡使用的模式,使“記錄一生、信用一生、服務一生”的理念真正落地。現已發放的社保卡、公交卡、學生卡、就診卡和即將發放的健康卡、居住證等市民卡,均將按照北京地方標準逐步進行業務融合,最終實現“一卡多用、多卡融合”。
同時“北京通”將以身份認證作為切入點,使市民城市生活逐步轉向以信用為主的生活方式;以社保卡擴展北京通功能為突破口,完成政府公共服務的融合集中;以現代金融服務方式為工具,提供多種金融支付方式,實現公用事業服務費用的便捷繳付。目前,包括殘疾人一卡通、養老助殘卡、京醫通卡等在內的“北京通”卡已發放近600萬張,簡化了百姓辦事流程。
一證通每年可減負8億元
北京法人一證通也亮相科博會,展示了在“互聯網+”模式下,一證通實現多部門間數據共享協同辦事,讓企業少跑腿好辦事的創新服務成果。目前,由市經信委牽頭推出的北京市法人一證通數字證書,已可以在工商、稅務、質監等36個部門的49個業務系統間辦理網上業務,實現了多部門間業務協同辦理和信任互聯。
據介紹,全市已有87萬法人用戶申領了首張一證通數字證書,年均減少法人用戶交通出行1000萬次,減少辦公用紙6000萬張,為法人用戶減負8億元。隨著法人用戶全部申領一證通數字證書,全市百萬法人都將受益,共享“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帶來的紅利。
□服務
新技術為參展者實時導覽
與往年不同,進入今年的“智慧北京展”展廳時,公眾關注其微信公眾號,就能自動收到每個展位和展品的介紹、圖片等導覽信息。市經信委方面介紹,這正是利用了本次參展的升哲科技公司所研發的藍牙傳感器技術,而這項技術已開始應用到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
經信委方面透露,一些首次亮相科博會“智慧北京展”的參展單位也帶來了自己最亮眼的新技術新產品。在“高精尖產業發展”區域,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它們最新研發的中國首款“兩輪電動汽車”,它能耗只有特斯拉的1/3,獨特的橫向行駛及原地零半徑轉向功能,使得停車、掉頭等操作有很大優勢。這個曾經僅4人的團隊在一年里估值翻了36倍,完成A輪1000萬美元融資。
□現場
中關村展區成機器人大本營
“你好,和我一起玩耍吧”,一個7歲左右的小男孩在與一款叫做“小優”的家用智能機器人進行對話。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優可以陪孩子聊天,為他唱歌跳舞。逗她,她會癢會笑;打她腦袋,她會生氣,就像鄰家的小伙伴一樣。
2號館的中關村創新創業成果展區可以說是機器人的大本營,記者在這里看到了足球機器人自動踢球表演、講解舞蹈人形機器人進行的宣傳和舞蹈表演,以及智能機器車進行自動巡視遠程傳輸視頻、室內服務機器人在與智能家居場景的聯動等。
在中關村展區,記者還看到,一張透明薄膜放進外觀與普通打印機并無太大差別的機器中,沒多大一會兒,一個復雜薄膜電路板就呈現在眼前。創造這個奇跡的就是北京夢之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液態金屬個人電子電路打印機。這個打印機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使用的墨水不是油墨,而是液態金屬。
此外,智能硬件的研發與設計是中關村重點發展的產業。葉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TheONE鋼琴+現身中關村展區。在TheONE鋼琴+上,打開鍵盤上方的燈條,跟著指示燈彈琴就能熟悉鍵盤、完成入門;用藍牙連接APP,和老師在線學手型、指法、五線譜,《致愛麗絲》3個月就能學會;而2萬首免費曲譜、互動音樂游戲、藍牙MIDI編曲,還能極大激發孩子的音樂潛力和創造力,成為課后理想的陪練工具。
“巴鐵”展現交通新模式
要說本屆科博會哪個展臺最吸引眼球,那非“巴鐵”展區莫屬。聲、光、電一體的“巴鐵”沙盤及宣傳視頻讓參觀嘉賓眼前一亮。記者在1B館看到,參展方放置了一個巨大的沙盤,一個寬體的雙層電“車”在沙盤上移動,車的上層搭乘著出行的人群,而該車的下層為鏤空設計,行駛的小轎車可隨意通過,這個巨大的寬體電車就是本次展會最亮眼的公共出行項目之一“巴鐵”。
據“巴鐵”項目總工程師宋有洲介紹,巴鐵是一種完全依靠電力驅動的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采用高效低碳公共交通新技術,集城市快速公交與地鐵優點于一身。具有緩解交通擁堵、載客效率高、成本低、建設施工周期短、不占用停車場、節能環保等眾多優點。
現場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巴鐵”適用于城市主要交通干道路面的上空,總長度為58米-62米,總高度4.5-4.7米,寬7.8米,分為四節,每節長12米。它橫跨兩個車道,分上下兩層,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鏤空底層高度為2.1-2.2米,無論靜止還是行駛,2米以下的小汽車均可自由通行,在行駛中小汽車與巴鐵互不干擾,有效避免了現有傳統公交車和小汽車爭路的現狀。
“巴鐵”項目團隊歷經十余年的研發和模擬實驗,已經構建了一套車輛制造、運行、電力供給、制動、安全相配套的成熟體系。目前“巴鐵”項目已與天津市河北區、河南省周口市、河北省秦皇島市簽署正式合作協議,與沈陽市、唐山市、張家口市、溫州市、南陽市等多個城市的合作正在緊密洽談中。
市民可一睹月球車“真容”
記者昨天在展會現場注意到,“智慧城市”成為本屆展會的熱點,在智慧北京與信息技術創新應用成果展區、北京亦莊高精尖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展區,不少參觀者在此互動體驗科技是如何改變生活的。
“戴上這個眼鏡,坐在橡皮艇里,就仿佛置身于大海一樣,是不是就跟真的一樣。”在本屆科博會上,毫無疑問各類VR虛擬現實設備都吸引了不少參觀者排隊體驗。本屆展會上設有虛擬現實密室體驗館,玩家在實體房間內,借助虛擬現實眼鏡和互動手柄,通過在房間內的移動,進行解謎游戲。
而在先韜科技的3D技術展區,記者注意到,幾十名參觀者正戴著3D眼睛觀看LED大屏幕上面的影片,該設備實際上是一套“LED三維課堂教學系統”。據悉,世界第一套“LED三維課堂教學系統”已經成功安裝在北京市海淀區教委信息中心培訓基地。
此外,具有去除PM2.5的功能電燈、讓家里用遠程網絡控制天然氣開關的設備、實時監控城市各個角落的終端系統、城市防汛預警系統、有城市停車場車位調配功能的APP等無一例外都吸引了不少圍觀者。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科博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月球車“玉兔號”,北方車輛研究所的月球車“玉兔號”的底盤小型輪步式無人平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4000噸級“科學號”綜合考察船、4500米級“海馬號”無人遙控潛水器、海上核電平臺船、深海海洋油氣勘鉆、水下機器人等平時難得一見的高精尖產品紛紛亮相。
記者了解到,玉兔號月球車能源為太陽能,能夠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強輻射、攝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極限溫度等極端環境,具備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配備有全景相機、紅外成像光譜儀、測月雷達、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等科學探測儀器。此次市民便可借著中國空間研究院制造的實物模型,一睹月球車的“真容”。
京華時報記者 趙鵬 郝少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