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工人將養殖場查獲的天鵝放生。(資料片) 記者 張曉科 攝
近日,濟寧市森林公安局查獲的一起重大非法販賣國家野生保護動物案件進入檢察院訴訟階段,持續多半年、輾轉全國十余省份的案件偵辦終于使案情脈絡清晰。
嫌疑人高某以養殖場為幌子,從各地非法收購大天鵝、小天鵝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私刻公章偽造公文進行非法轉運販賣,交易遍布全國數十省份,販賣數量之多、金額之大,令人咋舌。
場內22種鳥
僅4種為合法養殖
今年2月底,濟寧市森林公安局接到舉報,城郊一養殖場在非法販賣大天鵝、小天鵝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省重點保護動物。“我們發現他們頻繁向外地航運貨物,有可能是在非法運輸販賣野生保護動物。”執法人員在濟寧曲阜國際機場蹲守多日,終在第七天,將正發貨的宋某抓了個現行,當場查獲黑水雞、珠頸斑鳩等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500余只。
辦案人員發現,宋某發貨時遞交的檢驗檢疫證明上偽造了相關單位的公文,辦案人員立即趕往宋某所在的養殖場。
一入養殖場,氣味刺鼻熏天。兩個水坑內游著一些雁鴨,令辦案人員震驚的是,養殖場內部隱蔽著的面積不大、環境簡陋的籠舍內,非法飼養大量鳥類共3000多只,包括大天鵝、小天鵝、黑天鵝、疣鼻天鵝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以及紅頭潛鴨、赤麻鴨、白眼潛鴨等,共計22個品種。籠內的鳥類撲騰著翅膀掙脫,地上散落著被刮掉的羽毛。另一側的籠舍內,小天鵝耷拉著頭,有的翅膀上沾染著血漬,有的似染了疾病趴在地上。
飼養人員稱擁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是合法的養殖場。記者從濟寧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了解到,這22個品種里面只有4個是合法養殖,打著養殖場的幌子,實為非法販賣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飼養雁鴨掩蓋
偽造公文公章
警方按照養殖場負責人高某收購、販賣野生保護動物的路線,在候鳥較多的地區追溯收購上線,輾轉南部多省追查販賣環節,打響了“天鵝保衛戰”。經過多月追查,高某非法收購、轉運、販賣野生保護動物行徑浮出水面。
自2013年開始,高某開始從全國各地收購大天鵝、小天鵝等國家珍稀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收購之后藏在自己的養殖場內,并偽造檢疫公章公文,通過航運、鐵路等方式快速轉手十余個省市。因為養殖場地處偏僻的城郊火葬場附近,來往人員稀疏,加之有馴養許可證和水坑內大量的雁鴨掩蓋,即使有人質疑天鵝來源,他就以合法自然馴養孵化搪塞和掩蓋。
不到一年,經高某非法收購販賣的大天鵝、小天鵝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達500只,省重點保護動物5000只,非法運輸、販賣至南方多個省份,涉案金額近千萬元。目前,辦案人員已抓獲包括高某在內的涉案人員6人,案件進入檢察院訴訟階段。記者 高雯